(二) 汽車工業發展進程中遇到的挑戰和政策導向 在走向汽車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怎樣借鑒國際上的成熟經驗,促進汽車工業健康發展,是企業和政府的共同責任。 一是來自能源問題的挑戰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全球所面臨的能源挑戰越來越大。截止2003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全年生產原油1.69億噸,進口原油9100萬噸;汽油產量4770萬噸,柴油產量8512萬噸;其中機動車消耗燃油超過6000萬噸。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和2020年機動車的燃油需求分別為1.38億噸和2.56億噸,為當年全國石油總需求的43%和57%。受國內石油儲量和開采量的制約,將越來越多依賴進口,因此進一步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開發替代能源是行業及政府的主要任務。 二是來自環境問題的挑戰 近幾年我國汽車排放污染也呈上升趨勢,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排放污染已成為主要污染源,如何通過多種途徑降低污染,發展清潔能源技術是汽車工業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三是來自交通問題的挑戰 我國許多大城市交通情況欠佳,在交通高峰期,車速較慢,與汽車本來具有的方便快捷大相徑庭,如何使汽車產業發展與城市規劃有機結合,是行業與政府面臨的又一大課題。 伴隨著汽車工業發展壯大,進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汽車帶給社會及人民生活的變化是極其深刻的。在這場變革中政府已明確將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協調、加快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汽車工業持續增長。同時政府將按國際化發展的要求和我國特點加強法制化建設和管理,重點在以下方面加強政策引導。 1.對汽車個人消費加以引導,尊重個人購買汽車享受汽車文明的權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汽車消費及市場環境。 2.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的關系中不能構成替代關系,政府將重視城市規劃中設計出合理的交通結構和大眾出行方式,給人民群眾出行方式的選擇權。 3.在汽車消費與能源環境的關系中,在大眾汽車消費起步之時,應用稅收、價格經濟手段,運用法律、法規等工具,正確引導人民群眾的汽車消費。 4.要在合理政策的框架下,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與人民群眾的汽車消費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 5.政府將促進新技術、新能源汽車的研究及產業化。 中國汽車工業希望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在國際同仁和廣大消費者的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 規模盛大的2004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將給北京正在蓬勃興起的奧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十幾年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一直得到國內外眾多參展商、新聞界、廣大觀眾及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已進入世界六大車展的行列。但和國際上知名品牌展覽會相比,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無論在場館硬件設施、現場服務、交通管理等諸多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我們真誠希望各界朋友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展覽會的主承辦單位也將竭盡全力做好各項組織服務工作,讓我們攜手并肩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為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的圓滿成功共同努力奮斗。
[上一頁] [1][2][3][4][5][6][7][8][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