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本田公司的雇員自25日以來連續三天與警方發生沖突,目前已造成至少139名警察和示威群眾受傷。由于涉及外資企業,印度政府27日呼吁投資者不要對印度喪失信心,稱沖突不應影響印度投資環境。
和平抗議轉為暴力沖突
由于不滿本田設在哈里亞納邦古爾岡市的摩托車工廠解雇工人,不少本田公司雇員連日來舉行抗議活動。印地方官員和媒體稱,印防暴警察25日開始驅散數百示威者,并用竹棒毆打他們,在持續兩天的暴力沖突中至少有139名警察和示威者受傷,另有至少300人被捕。
電視畫面顯示,警察在驅散活動中抓著躺在地上流著血的抗議者雙腳,在地上拖他們并踢打。參加抗議的本田公司雇員桑賈伊·帕特爾認為,警察的襲擊行為激怒了抗議者,最終導致和平抗議轉為暴力沖突。
警方稱,在示威活動中出現暴力行為后,警方被迫進行驅散,暴徒用鐵棍、斧子石頭襲擊警察。警方稱:“驅散行動是不得已而為之。”警方表示,不少示威者因為妨礙行使公務罪被逮捕。
當26日受傷者親屬前往古爾岡一家醫院探望傷者時,又與警方發生沖突。為了防止進一步沖突,警方27日在醫院附近加強戒備。
日公司損失數千萬美元
《日本經濟新聞》27日報道說,由于本田公司印度分部陷入勞資糾紛,使本田公司出口減少,損失約達2700萬美元。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由于勞資雙方糾紛,本田印度廠產量急劇下降,6月平均每天只能生產400輛摩托車。盡管有部分工人結束抗議返廠工作,每天產量也逐漸上升到1000輛左右,但《日本經濟新聞》警告說,如果不徹底解決勞資糾紛本田公司將會蒙受更大損失。
本田公司將在27日晚些時候公布今年4月到6月的統計數字。對于媒體公布的數字,本田公司發言人說公司正在進行核實。
本田公司在印度的一位官員透露勞資沖突原因說,管理方1個半月前解雇了4名破壞機器的工人,勞資雙方因此產生了糾紛,后來資方又因消極怠工等原因讓60名左右工人暫緩工作致使勞資糾紛擴大化。
印度引資形象受損嚴重
沖突事件發生后,日本在印度的外交官稱,這損害了印度作為投資目的地國的形象,也給日本的管理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印度反對黨議員稱,警方過度使用武力,政府應對此負責。議員維賈伊·庫馬爾·馬爾霍特拉說:“人們被扔到了水溝里,哈里亞納邦(古爾岡所在地)政府應該辭職。”
暴力沖突事件在26日的議會會議上引起了騷動,不少印度議會下院的反對派議員退席以抗議警方行動。同印政府總理辛格所在執政黨聯盟的共產黨議員也加入了抗議行列,這使才成立一年多的政府陷入了困境。談到流血沖突,辛格的發言人巴魯說,總理“對事件表示憤怒”。
印度政府正開展野心勃勃的引資計劃,希望利用外資促進發展實現經濟增長,連日的流血沖突涉及日本企業,這使印度的引資計劃遭遇挫折。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27日在新德里說:“一起孤立的勞資糾紛事件不能作為判斷印度投資環境的基準。”他說:“國家的民主機構和司法體系能使這樣的事件得到透明解決,外國投資者合法利益能得到全面保障。” 上一篇: 通用北美業務虧損 請專家可解困多少? 下一篇:為了削減成本 三菱返回原址并非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