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9月底由商務部通過網站公布,其中對二手車經營機構的資質條件,申請程序以及監督管理等做出明確規定。對于二手車市場,眾廠家窺視已久,在“新辦法”放開信號仍處風聲水起之際,“捷達換凱越”、“普桑換凱越”、“夏利換捷達”等一系列廠商二手車跨品牌置換活動已噴薄而出。但有進必有出,由于現有國內汽車銷售體系難以支撐,剛剛置換來的舊車卻不知該如何消化。
置換爛尾?
所謂二手車跨品牌置換,就是廠家專賣店允許用戶用其他品牌的舊車來置換本品牌的新車。其實廠家進行跨品牌二手車置換的目的很好理解:一是促進新車銷售,增加新利潤點;二是擴大市場份額,打擊競爭對手。
“通用別克車上市才5年時間,二手車置換需求要到幾年后才能大量出現,”達世行別克誠新二手車經理孟慶凱認為:“富康、捷達、桑塔納這幾款上市比較早的車,舊車的保有量比較大,二手車業務需求也相應較大。”
從市場需求出發進行二手車跨品牌置換本無可厚非,但有業內人士質疑,廠商進行二手車跨品牌置換,需要對不同品牌車輛進行檢測、整修、重新定價并提供質保。由于車型資料與信息不能實現互通,因此對于置換來的本品牌與非本品牌的二手車,廠商根本無法做到“一視同仁”。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上海通用的“誠新”二手車置換,“賽歐換凱越”舊車除了可以享受零部件檢測和維修外,通用同時還保證舊車享有半年或1萬公里的原廠質保。至于其他品牌的二手車置換回來后,如果需要維修,只能到相應品牌維修廠去修理,零配件也要到普通汽配城購買,質保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一位從事跨品牌置換的某經銷商直言不諱:“對非本品牌二手車不是不想提供更多服務,而是信息把握不清,能力達不到,只能從汽車專業角度來保證這個車賣出去后可以照常行駛而已。”
模式畸形?
其實,一直以來,整車廠商都在試圖用各種方法介入二手車市場。早在2002年9月上海通用就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9家經銷商中進行二手車業務試點。隨后上海大眾也在全國開展了二手車置換活動,再后是廣州本田、東風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