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四驅勝在快人一步 體驗寶沃BX7 TS
【太平洋汽車網 原創評測頻道】寶沃雖然放低身段擠進國內大眾市場,但頂著“德國血統”始終非易事,昔日的榮光反而成了歷史包袱,使得這個生于德國,長于國內的品牌需倍受世人更苛刻的目光。然而非議再多,還是得自己親自開開后才能尋找到答案,為此,今年伊始,位于北京密云的寶沃工廠逐步向媒體開放,此次寶沃更是自信的在自家工廠著重筆墨展示自己的過人之處,那就是它的4 MAX智能全時四驅系統。
![]() | 體驗讀圖模式 |
此次參與體驗的有寶沃BX7 TS與2018款BX7,但是整場活動下來,前者顯然是此行的主角,所以本文以BX7 TS為主,而關于2018款BX7更詳盡的內容敬請留意后續的正式試駕測試。此行活動主要分為工廠參觀與寶沃BX7/BX7 TS的單項體驗兩部分。
寶沃BX7 TS可以簡單地理解成寶沃BX7的運動版,于去年年底的廣州車展上市,售價區間為27.68-32.68萬元。外觀方面,大體基于BX7進行打造,車身更寬更矮,細節處做了熏黑處理,更顯運動感;采用啞光漆面,沒沿用家族直瀑式進氣格柵,而是采用更加密集化的菱形矩陣樣式,成了最顯著的識別點。
性能方面,寶沃BX7 TS較之普通版BX7,除了發動機數據更加出色外,更重要的不同點是寶沃BX7 TS搭載了更為完備、更具科技感的全時四驅系統。除了電液耦合器,后軸加持了eLSD電子限滑差速系統,使得后軸左右兩側車輪可以分配不同的動力,而寶沃BX7以及大多數同級車后軸均無法單獨給單輪分配扭矩,僅從這一點而言,寶沃BX7 TS的極限脫困能力更勝一籌。
既然來到位于北京密云的寶沃汽車生產基地了,那么順道參觀工廠便成了大飽眼福的額外福利。這家工廠很新,于2013年建廠,2015年完成第一期項目建設,除了時間很“新”外,它還被打造成工業4.0工廠,沖壓車間、焊接車間高度自動化,幾乎看不到有多少人影。該廠目前產量能達到18萬輛/年,等第二期在今年六月完工后,最終能達到36萬輛/年的產能目標。
柔性智能生產線延展性與靈活性極強,能夠覆蓋從轎車到SUV、燃油車到電動車等8種完全不同的車型,也就是目前規劃即將上市的寶沃緊湊型轎跑SUV BX6與小型SUV寶沃BX3都會在這條生產線上生產。
目前,寶沃在售BX7/BX7 TS均產于該工廠,憑借著寶沃BX7現已取得了歐盟、海灣以及俄羅斯生產及銷售資質,出自這家工廠的汽車將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如果只是簡單地水平擺放一個交叉軸滑輪組來考驗四驅SUV的脫困能力,那么拉一大群媒體來觀看,顯然太過于簡單。于是乎,寶沃官方直接將難度調至另一個級別,模擬只有單輪有附著力,而其它三輪均打滑的極限情況,以此來考驗寶沃BX7 TS的單輪脫困能力。
與同級車型對比起來,寶沃的4 MAX智能全時四驅明顯有著自己的獨特想法,前后軸以及左右兩側車輪都能根據實際路況智能地進行扭矩調控分配,例如前輪的調整范圍達到95%-0%,而后輪的調整范圍為5%-100%,使得寶沃BX7 TS能在只有一個輪胎有附著力的極限情況,依舊短時間內脫困。雖然這種三個輪子同時失去附著力的情況在日常非常罕見,但這種能四輪單獨分配動力的能力,能更加沉穩地應對濕滑的雨雪路段。
由于現場圍觀人群距離測試點比較近的緣故,為了安全起見,陪同的副駕教練會時刻注意著你轟油門時轉速表,限制你在2000rpm以內嘗試單輪脫困,要知道,寶沃BX7 TS搭載的這臺2.0T發動機的最大扭矩爆發區間在2000rpm以上,這就意味著實測中的寶沃BX7 TS還未盡全力就能輕松過關。
其實,現場還有同級競品進行橫向比拼(在這里,就不說是哪幾家的車子了),從現場感官來看,競品中有些車輛也能實現單輪脫困,只是通過姿態稍顯掙扎,甚至還出現因駕駛員駕駛不當,還得工作人員在后面推車幫忙脫困的尷尬情況。而寶沃BX7 TS經由不同的人駕駛都能比較從容、快速地通過這一屏障,只能說寶沃的4 MAX智能四驅系統不是勝在人無我有,而是勝在快人一步。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