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奧運:資本的較量
據了解,北京奧組委目前預算的運營經費為16.25億美元,主要由市場開發計劃籌集。一般奧委會的市場開發包含以下9個方面:電視轉播權、贊助(TOP計劃和國內贊助)、供應商、捐贈、特許經營(生產和零售)、郵品紀念幣、主題文化活動(火炬接力等)、票務、其他。其中,贊助商是奧運會最高級的合作伙伴,目前已有可口可樂、柯達、松下、斯倫貝謝神碼、恒康、三星、維薩、斯沃琪8家企業與國際奧委會簽約,成為2005—2008年的奧運贊助商頂級伙伴。但也有個別企業由于無力支付作為奧運贊助商的巨大開銷而不得不退出奧運贊助計劃。日前,世界快餐業巨頭麥當勞退出了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行列。
資料顯示,1984年,還沒有推出奧運會全球贊助計劃時,企業贊助奧運會的門檻最低不得少于400萬美元。奧運會全球贊助計劃推出后,贊助費用水漲船高,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該計劃的11個成員贊助費平均為4000萬美元。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價格又漲到了5500萬美元。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贊助額預計將突破6000萬美元。而國內贊助商的費用也是一漲再漲。
在贊助這一計劃的同時,企業還要準備大量的資金用于宣傳自身的奧林匹克形象,宣傳費用可能會是贊助費的3至5倍。在1997年—2000年的計劃中,最大的贊助商是可口可樂,贊助額達到了1億美元。
由此可見,盡管贊助奧運充滿機遇和誘惑,但最終能否實現這一目標企業的實力與資金的投入,對于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來說,有實力雄厚的跨國母公司作為后盾,雙方的競爭將是一場資本的較量。
贊助奧運的魅力
贊助費用的不斷高漲并沒有嚇退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雙方都志在必得。據說在一般情況下,投入1億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贊助奧運,投入1億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有著普通廣告3倍的回報率,奧運贊助大戰自然激烈起來,這就是奧運的魅力,贊助奧運有時甚至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無論上海通用、上海大眾誰將最后勝出,對于上海汽車來說都是一份榮耀。而同為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的中方母公司———上汽集團,在中國汽車業內最終笑到最后。(國際金融時報)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