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車圈瘋狂“組CP”,代言亂象藏何規(guī)律?
2025 年的車圈,在代言人選擇上可謂是熱鬧非凡,如同一場瘋狂的“組 CP”盛宴。從年初到現在,各類明星與汽車品牌的牽手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亂象與規(guī)律并存。
回顧過往幾年,車圈代言人的選擇有著明顯的變化軌跡。2020 年,基本是流量和偶像明星的天下,像四字弟弟成為寶馬中國新生代代言人,王一博成為“一汽奧迪英杰匯品牌大使”。到了 2021 年,流量和偶像明星熱度依舊,不過下半年車企代言人類型開始向體育健兒傾斜。
進入 2025 年,這一趨勢更為明顯。從年初開始,眾多汽車品牌紛紛拋出“橄欖枝”,與明星達成合作。今年 5 月,中國斯諾克名將趙心童成為比亞迪品牌冠軍形象大使,蘇炳添成為廣汽傳祺影豹的代言人;6 月,孫穎莎接下紅旗天工的代言;7 月,游泳世界冠軍潘展樂出任仰望 U7 形象大使;8 月,鴻蒙智行發(fā)布會,智界請劉亦菲,共創(chuàng)微博點贊數達 34 萬;9 月更是高潮迭起,“高圓圓代言騰勢 N9”詞條登上微博熱搜,一天閱讀量近 6400 萬,9 月 25 日理想 i6 上市前夜,“理想汽車 + 易烊千璽”登上微博全國熱搜第 6 位,短期內閱讀量近 4000 萬 。
這些眼花繚亂的代言背后,也有著一些規(guī)律。品牌選擇代言人,往往有著明確的目標。從明星類型看,除了傳統(tǒng)的流量明星,體育明星的商業(yè)價值愈發(fā)凸顯。以孫穎莎為例,根據《福布斯 2025 亞洲運動員商業(yè)潛力榜》,她個人 IP 估值 2.7 億,2025 年商業(yè)價值 3 億。她代言紅旗天工后,成效顯著,紅旗天工 06 電商平臺 24 小時預售突破 8000 臺,原本預計半年內銷量僅 5000 臺 ,42%的買家在訂單備注欄寫下“支持孫穎莎”,60 后用戶占比 37%,3 天內紅旗全國 4S 店咨詢量激增 300%,80%的客戶明確詢問要“孫穎莎代言的那款車”。
在代言頭銜方面,格局也發(fā)生了變化。傳統(tǒng)的“品牌代言人”仍是主流,但“全球代言人”數量上升,顯示出中國品牌出海的野心,而“大使、摯友、體驗官”等輕量化稱號增多,說明品牌越來越務實,通過靈活組合來對沖風險。
然而,這股代言熱潮背后也存在一些亂象。部分品牌為了追求熱度,盲目跟風選擇代言人,而忽略了品牌與代言人形象的契合度。一些品牌頻繁更換代言人,使得品牌形象難以在消費者心中穩(wěn)固樹立。還有一些代言合作過于注重短期流量效應,缺乏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車圈的代言大戰(zhàn),是品牌競爭的一種體現,在追求熱度和流量的同時,如何選對代言人,實現品牌與代言人的深度融合,打造長期穩(wěn)定的品牌形象,才是車企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