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開車多久算疲勞駕駛?
夜間連續開車超過四個小時未停車休息,或停車休息時間少于 20 分鐘就算疲勞駕駛。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有明確規定,這一標準旨在保障行車安全。因為夜間本就光線不佳,長時間駕駛會讓駕駛員注意力、反應速度等下降,增加事故風險。不同類型車輛違規處罰有別,所以夜間行車,牢記時長規定,適時休息,才能一路安全順暢。
具體而言,若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超過 4 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 20 分鐘,這種情況處罰較為嚴厲,會被扣 12 分,同時還會面臨罰款;而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以外的機動車超過 4 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 20 分鐘,會被扣 6 分,同樣也會有相應罰款。這體現了法規對于重點運輸車輛安全管理的嚴格要求。
這里所說的夜間駕駛,通常指晚上十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這個時間段。在這段時間里,人的生理機能會自然地傾向于休息,加上外界環境光線較暗,視覺受到一定限制,身體和精神更容易感到疲憊。所以,法規明確規定了夜間駕駛的疲勞駕駛界限,是非常合理且必要的。
對于客運駕駛員,要求更為嚴格。在日夜兼程的情況下,不僅要遵循夜間連續駕駛不超過 2 小時的規定,而且日間加夜間連續駕駛也不能超過 4 小時,只有這樣才不屬于疲勞駕駛。例如客車司機,不僅要嚴格按照道路限速要求行駛,非接駁長途客運車輛在 2 時至 5 時還應停止運行,駕駛人要進行夜間停駛休息。
疲勞駕駛會出現多種信號。當處于輕度疲勞時,駕駛員可能會出現換檔不及時、不準確的情況;發展到中度疲勞,操作動作會變得遲鈍,甚至會忘記一些操作;而到了重度疲勞,往往會下意識操作,或者出現短時睡眠現象,完全喪失對車輛的控制能力。一旦感覺視線模糊等,很可能就是身體發出了疲勞信號,此時必須趕緊停車休息。
總之,夜間開車時,廣大駕駛員一定要將疲勞駕駛的時長規定牢記于心,時刻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態。當出現疲勞跡象時,及時尋找安全的地方停車休息,補足 20 分鐘以上的休息時間,以良好的狀態重新投入駕駛,這既是對自己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只有這樣,才能在夜間的道路上平安抵達目的地。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