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技術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制動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初。
那時候,隨著工業革命推進,制動技術開始突破。比如,1934 年,代頓產品部自研和生產汽車液壓制動器,1936 年成立代頓制動事業部。
1942 年,代頓制動事業部與莫雷納產品部合并為代頓莫雷納事業部,成為全球汽車制動系統領導者,擁有現代化生產設施和眾多技術精湛的員工。
在這期間,鋁合金用于液壓制動零部件,但在潮濕或含鹽環境易腐蝕,代頓莫雷納研發出永久潤滑的金屬粉末輪缸活塞解決了這一問題。
1988 年,代頓莫雷納推出防抱死制動系統(ABS),首先應用于別克君威車型,之后 ABS 不斷迭代升級。
早期汽車制動控制只是駕駛員操縱簡單機械裝置,車輛質量小、速度低,機械制動能滿足需求。但隨著汽車自質量增加,真空助力裝置出現,如 1932 年凱迪拉克 V16 車和林肯公司的 V12 轎車。之后液壓制動成為重大革新,克萊斯勒四輪液壓制動器于 1924 年問世,通用和福特分別于 1934 年和 1939 年采用液壓制動技術,到 20 世紀 50 年代,液壓助力制動器成為現實。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電子技術發展,ABS 實用和推廣,它集多種技術于一體,安裝后提高了汽車主動安全性和操縱性。早期 ABS 裝置性能有限、可靠性不理想、成本高,后來不斷改進,成為性能可靠、成本下降的成熟產品,一些國家和地區還制定法規讓其成為汽車標準設備。
在新能源車發展階段,制動系統面臨新挑戰,真空源問題的解決方案,一是能耗較高的電子真空泵,二是未來主要發展趨勢的電子線控剎車系統。
車輛制動系統從真空液壓制動到電控和液壓結合,再到新能源車階段轉向純電控制的機械制動和更智能化的線控制動。電動助力制動系統集成多種部件,擺脫真空環境影響,實現制動能量回收最大化,線控制動預示著未來趨勢。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