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從武博會上傳出消息:東風、日產聯姻后,有近50家日產的汽車零配件配套公司正在積極策劃與中方合作。日方有關代表己抵達武漢,以期在當地尋找合作伙伴。
據稱,一個星期前,日產即向一批汽車零配件配套公司下達“通喋”,如果這些公司不在近期向中國轉移,將斷絕合作關系。
有關人士透露,日產自1999年起經營狀況惡化后,連續7年虧損,幾乎瀕臨破產。1999年法國雷諾控股日產,委派卡洛斯·戈恩擔任日產董事、CEO。這位歐洲人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行日產復興計劃,3年內裁員2.1萬人,關閉5家工廠,賣掉非生產部門,將13000多家零部件原材料供應商壓縮為600家,將采購成本降低了20%,從而在一年多時間成功“復活”了日產。今年5月,卡洛斯·戈恩再次推出復興計劃的“秭妹篇”——180計劃將中國市場也包含在此項計劃中。然而,一直被業界看好的日產在鄭州的合資公司,日產僅占5%的股份,法國雷諾在中國生產的三江雷諾也只賣出了幾千輛客車。日產與東風的合作卻為日產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了轉機,通過旗下參股公司臺灣裕隆與東風合資生產的風神藍鳥取得了意外成功。
此次日產與東風全面合作,計劃至2006年投入6億多美元生產產品,引起國內外眾多零配件配套公司的關注。因日產已允諾將上海、十堰、襄樊等地供應商納入全球采購體系,已在日本經過一番爭斗的日產的零配件配套公司更是對日產在中國占50%股份的日產-東風新公司虎視眈眈。日產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提出日本的零配件配套公司,只有向中國轉移,才能與之進行長期合作。因此,日產的一大批供應商紛紛前往中國,試圖與中國的相關企業建立關系。據了解,此次借武博會來尋找合作伙伴的企業有近50家,此后,還會有更多的企業跟風來到中國。
業界人士分析,由于日產、東風全面合作后,將生產基地設在襄樊、十堰,這批日本零配件配套公司大部分將與湖北境內的相關企業合作,其合作方式將以委托加工為主,以后逐步發展成為合資、合作關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