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連鎖將成主流
車酷作為一家本土的汽車維修連鎖企業,其誕生的背景無疑是目前國內仍不夠規范的汽車維修市場。隨著有車族的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們一邊享受著汽車帶來的便捷,一邊也在為混亂的維修市場而大傷腦筋。“以次充好”、“小題大做”、“先斬后奏”這些汽修廠慣用的伎倆使得維修市場“散、亂、差”的陰影一直在車主心中揮之不去。據了解,北京的汽修企業有近5500家,其中具有一類資質的僅有300家左右,對于200多萬輛的機動車保有量而言,技術水平高的修理廠可謂是“僧多粥少”,維修價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而那些近兩年來迅速崛起的4S店和特約維修中心雖然表面看來是為車主提供了便捷可靠的服務,但實質上動輒上千萬元的建店成本都被轉嫁到了消費者的頭上。
對汽車維修市場存在的諸多不規范現象,車酷的董事長李添添這樣談到,目前我國的汽車生產廠商都在大力發展4S店,極力擴充特約維修點,并以此作為吸引消費者購車的賣點之一,但這與國際汽車維修市場的發展趨勢卻恰恰相反。一方面,國際上很少見到中國這樣的4S店,另外生產廠家的特約維修點也正在逐漸減少,連鎖經營的維修店正在迅速崛起。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康文仲也對維修連鎖經營的前景十分看好。他強調,維修連鎖經營發展起來后基本上能夠滿足車主對維修市場經濟實惠和方便快捷的要求,汽車維修行業因此會獲得健康長足發展,消費者能夠得到更多實惠,而這必將促進汽車產品的銷售,對生產廠家也同樣有利。
 面對技術封鎖的尷尬
雖然連鎖經營在我國汽修市場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但在現階段仍會遭遇由于汽車生產廠商的技術壟斷而帶來的尷尬處境。據了解,之所以4S店和特約維修中心的價格居高不下,除了急于回收成本這個原因之外,生產廠商對維修的技術數據和配件實行封鎖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對于創辦車酷的李添添而言,這同樣是他所要面對的現實。
“這種封鎖現象目前確實比較嚴重,但其最終的發展方向還是要放開的。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法律規定汽車制造商在將某款新車投放市場之前,必須向社會公開相關的維修數據,以便維修企業能夠迅速掌握。由于目前國內生產的大部分車型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因此這些數據在中國實際上是無法完全封鎖的,即便封鎖,最多也只能保持一年左右。”李添添這樣告訴記者,“另外在配件方面,現在的消費者其實是被引入了一個誤區,認為配件只有原廠的最好;但實際上,很多所謂‘原廠’的配件也是由很多其它的配件生產廠生產出來再打上原廠標志的。因此,車酷這個品牌就是要讓車主放心,無論這個配件來自于什么渠道,我們都會保證維修質量。對任何一個維修環節都會嚴格把關”。(經濟參考報)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