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Power研究發布:95后成新能源汽車關鍵購車群體
5月20日,J.D. Power|君迪發布《2024年中國車市95后群體洞察報告》。在人口代際更迭與能源技術革命的雙重驅動下,2.6億95后群體正加速成為重構中國汽車產業價值體系的關鍵力量。研究顯示,新能源汽車消費滲透率突破50%臨界點,95后已成為新能源車市場中占比26%的關鍵購車群體。
95后群體購車價雖低于市場均值卻逐年攀升。相較于燃油車市場,這代年輕人對新能源領域的消費支點效應更為突出。他們的消費行為理性且高效,有極強的成本意識,更在意產品是否真正契合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表達,其價值主張正重塑車企的產品研發邏輯與品牌傳播策略。
報告指出,在購車動因中, 顏值、操控、先進配置等因素對于驅動95后購車的作用更強。同時,這些因素也是造成“戰敗”(即未轉化為成交)的主要風險點,若這些要素的實際體驗未達預期,會直接導致客戶流失。
例如,在“操控”方面,年輕人的抱怨集中在性能不佳與異響/噪音類別,問題主要集中在方向盤調校、底盤反饋、剎車系統等基礎性能上,反映出他們對于駕駛操控“基本功”極為挑剔。而在“顏值”方面,95后更為敏感的點在于車身線條(引擎蓋的造型、車頂輪廓線的造型)、后備箱/背門的造型、車輪/輪胎的設計、全景天窗等因素。
此外,盡管近年來輔助駕駛發展得極為迅速,技術水平和滲透率都較快上升,2025年還被稱之為“全民智駕”元年。但對95后調查發現,他們對智能座艙的偏好已經超過輔助駕駛。
在“種草”方式上,相比于熟人推薦,95后更信短視頻與“網友口碑”。報告稱, 95后是對官方品牌渠道最不“買賬”的一代,他們的信息獲取行為顯著偏好社交平臺與短視頻平臺,對品牌官網等傳統權威渠道則熱情較弱。研究顯示,95后對專業汽車網站、短視頻、種草平臺的使用率高于其他年齡段,而對品牌官網的使用率則為全人群最低。這種渠道偏好與內容需求的變化,迫使汽車廠商重新構思其營銷策略,轉而將“去權威化”和“社交化體驗”作為營銷核心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接觸體驗方面,95后對效率與態度的要求同樣苛刻。他們追求迅速的信息反饋,若服務節奏拖沓,95后人群的滿意度會明顯降低。同時,95后對“透明度”要求也更高,一旦在購車過程中遇到“沒有告知額外的費用”的情況,95后對品牌的好感度會明顯低于行業平均值。
據悉,《2024年中國車市95后群體洞察報告》基于J.D. Power 2024年度系列研究體系,構建多維數據融合分析框架:以J.D. Power中國新能源汽車客戶體驗價值研究SM(NEV-CXVI),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質量研究SM(NEV-IQS),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魅力指數研究SM(NEV-APEAL)為核心,并引用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中國銷售服務滿意度研究SM(SSI)以及中國汽車智能化體驗研究SM(TXI)的數據,形成覆蓋“需求識別-決策路徑-使用體驗”的全周期研究模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