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領銜 美國2019暢銷新能源車有哪些?
而美國的純電市場相比插混市場就更加精彩了,2019年美國純電汽車銷量增長了3%,接近24萬輛左右,約占同年美國汽車銷量的1.4%。美國的純電市場是由特斯拉主導的,可以說特斯拉占了大部分的銷量。熬過了17個年頭后,特斯拉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這一路走來確實相當不容易。
美國2019年 純電(EV)家用車銷量 | ||||
排名 | 車型 | 2019年銷量/輛 | 2018年銷量/輛 | 銷量變化 |
1 | 特斯拉 Model 3 | 158925 | 139782 | 14% |
2 | 特斯拉 Model X | 19225 | 26100 | -26% |
3 | 雪佛蘭 Bolt EV | 16418 | 18019 | -9% |
4 | 特斯拉 Model S | 14100 | 25745 | -45% |
5 | 日產 Leaf | 12365 | 14715 | -45% |
6 | 奧迪 e-tron | 5369 | 0 | - |
7 | 大眾 e-Golf | 4863 | 1354 | 259% |
8 | 捷豹 I-Pace | 2594 | 393 | 560% |
9 | 現代 Kona Electric | 1723 | 0 | - |
10 | 起亞 Niro EV | 1165 | 0 | - |
11 | 本田 Clarity BEV | 742 | 948 | -22% |
12 | 現代 Ioniq EV | 704 | 345 | 104% |
13 | Smart Fortwo ED | 680 | 1219 | -44% |
14 | 菲亞特 500e | 615 | 2250 | -73% |
15 | 保時捷 Taycan | 130 | 0 | - |
16 | 起亞 Soul EV | 87 | 1134 | -92% |
特斯拉Model 3連續第二年登上純電銷量冠軍的位置,交付量增長了14%。Model 3不僅創造了特斯拉自身的銷量紀錄,同時也創造了純電車型的銷量巔峰。Model 3的銷量也是排第二Model X的8.5倍,可謂是一騎絕塵。而傳統車企的純電產品,例如雪佛蘭Bolt EV、日產Leaf的銷量則與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S相近。
其實Model 3大家都不陌生了,前年7月宣布上海建廠,去年年底就實現了首批國產Model 3交付,這樣的速度確實不多見。而年初特斯拉決定官降國產Model 3的價格,最低只需要29萬元即可擁有。這個價格可以買到一臺擁有駕駛輔助、駕駛性能和續航表現都優異的純電轎車,Model 3可以說是秒殺對手般的存在。
特斯拉的設計、多媒體系統、駕駛輔助功能以及續航表現,都是特斯拉車型的核心賣點。但Model S和Model X價格著實不便宜,對于想要嘗鮮的消費者來說并沒有太多吸引力。而Model 3雖然小一些,但價格是大部分消費者可以承擔的,所以Model 3成了爆款產品也是相當合理的。實際上可能只看外觀內飾Model 3并沒有太多的吸引力,但經過幾天實際體驗后,你會發現它的交互邏輯與傳統車型差異較大,整體可玩性相當強,并且行駛質感比Model X和Model S更好。
當然,Model 3也不是像外界一樣吹上天、毫無缺點的。它全景天窗并不能完全隔熱、后窗漏風、后排座椅角度不合適,如果要找的話你可以找到不少這樣的設計和質量問題。只是相比于其他純電轎車而言,它可玩性實用性更強一些罷了。
雪佛蘭Bolt EV是一款五門兩廂城市純電轎車,是由2012年通用韓國公司團隊研發的,2017開始在美國和歐洲販售。在美國上市三年,Bolt EV年均銷量在2萬臺左右,雖然數量不算多,但這個成績在傳統車企純電產品中已經算很不錯了,銷量也超越了老牌電動王者日產Leaf。
Bolt EV 2020款擁有66kWh鋰離子電池,在美國EPA工況下綜合續航為417公里,而在WLTP測試工況中,其綜合續航為380公里。這個續航表現放在當下國內來看,其實也不算多么強大,畢竟當下國產純電車型電池密度和容量都在不斷提升。
Bolt EV銷量上不算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相比當時的其他純電產品,Bolt EV價格不會高。而且更此前純電熱銷產品日產Leaf相比,Bolt EV與其價格相近,但續航和配置表現要優異不少,加上正常的空間表現,有Leaf相近的銷量也是合理的。
截止2019年3月份,日產Leaf已經銷售了超過40萬輛,是全球最暢銷的純電車型。不幸的是,特斯拉目前勢頭越來越猛,整體銷量已經超越了Leaf。2011年正式開售的日產Leaf,也是最早一批量產銷售的傳統汽車品牌純電車型,雖然說續航并不是那么強(第一代車型綜合續航不足200km),但由于沒有太多對手出現,加上其質量表現穩定,所以銷量表現良好。
第二代Leaf在2018年推出,同年在全球的銷量就的達到了8.7萬輛,僅次于特斯拉的Model 3和北汽EC系列。第二代Leaf有兩種容量版本,分別為40和62kWh,對應EPA續航為243和364km。第二代Leaf定價比Model 3低了接近8萬美元,Model 3的入門價格可以買到Leaf接近頂配的車型。
也正是由于有這樣的價格差異,加上擁有主動安全系統以及駕駛輔助系統,這才使得第二代Leaf繼續擁有生存空間,畢竟直接與特斯拉Model 3杠的話,銷量還是會很慘的。當然,時代不一樣了,Leaf雖然換代了,銷量也不會回到往日的巔峰。2019年Leaf的銷量相比2018年下滑了16%,相比2014年銷量則下滑額50%,顯然特斯拉的存在,對傳統車企的純電產品有很大的影響。
捷豹I-Pace是歐洲豪華品牌的第一款純電產品,并且還是基于全新純電平臺打造的。I-Pace在2018年3月發布后,至今已經自全球獲得了超過62個大獎,從媒體圈內的角度來看,I-Pace是相當優異的一款純電跨界SUV。但實際的銷量表現并不能與這堆榮譽相匹配,銷量比奧迪e-tron少了接近一半(19年美國市場),我想捷豹管理層滿腦子都是疑問號吧。
I-Pace的WLTP模式綜合續航為470km、美國EPA模式綜合續航為396km。I-Pace使用了捷豹電動方程式技術,并且還自己研發了一個電機。I-Pace 0-100km/h需要4.8秒、電子限制最高速度為200km/h、支持100kW快充、擁有豐富的科技配置。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其實都是相當優秀的,這也是為什么絕大部分媒體對I-Pace贊譽有加的原因。
雖然銷量上來看,捷豹 I-Pace排名為第八,不過銷售數量相比頂部集團落差較大,即便是比I-Pace貴一萬美元的特斯拉Model S,其銷量也是I-Pace的5.5倍。其實落到這樣的銷量境地,還是有一定原因的:買電動車的有兩類人,要么是不差錢只為了嘗鮮好玩、要么是錢不多但要試試純電的。I-Pace的定價夾在二者中間,價格是中檔偏上的,有錢的朋友可能就直接跳過I-Pace選擇更貴但是更有噱頭的特斯拉系列;沒什么錢的朋友則會看性價比更高的純電產品,最終導致選擇I-Pace人并不多。
2020年美國市場也會有不少新產品出現,例如Mini Cooper SE、福特Mustang Mach-E、大眾ID.3、特斯拉Model Y等等,但我相信特斯拉依舊會繼續霸占榜首,畢竟目前還真的沒有一個產品可以與特斯拉Model 3相匹敵。其他傳統車企的純電產品更多地是玩個性化,銷售并不會太高。
相比于國內市場,美國的新能源車市場要實在一些,并沒有那么多光是吹牛而沒有什么實質內容的產品。雖然美國新能源車銷量要遠比國內小,但他們的消費者可以購買到質量相當高的產品,這點與國內區別很大,國內很多新能源產品都是“金玉其外”,真正好的產品還是少數。此外,牛逼的品牌在什么國家都好賣,這說的就是特斯拉,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中國,特斯拉產品還是很吃香的,尤其是Model 3這種主打低門檻的產品。(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