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機油是如何分類的嗎
機油的分類方式多樣,主要有按構成、品質和適用溫度分類。按構成,可分為普通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礦物油成本低性能一般,半合成機油性能價格適中,全合成機油性能優越。按品質,美國石油協會標準下,柴油發動機專用機油以C開頭,第二位字母越靠后品質越高。按適用溫度,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規定的格式中,“W”前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W”后數字越大粘度越高 。
先來說說按構成分類的這幾種機油。普通礦物油直接從石油中提煉加工得到,成本低廉,過去在市場上較為常見,不過它的性能表現相對一般,而且污染性較強,換油周期較短,大約在5000公里左右。半合成機油是礦物機油加氫裂變提純產物與全合成機油混合而成,純度接近全合成油,性能優于礦物油,價格也處于中等水平,換油周期大概在7500公里。全合成機油則是通過化學反應煉制,具備出色的熱穩定性和抗粘度變化能力,適用于對機油性能要求較高的車輛,換油周期能達到10000公里甚至更久。
再講講按品質分類。依據美國石油協會(API)標準,柴油發動機專用機油以C開頭,第二位字母越靠后,代表其品質越高。一般的車輛使用CD級機油就可以,而對于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車輛,建議使用CF - 4級或更高級別的機油,以滿足發動機更高的性能需求。
最后看看按適用溫度分類。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規定的格式如5W50,“5W”代表低溫使用范圍,數字越小意味著低溫流動性越好,車輛在寒冷天氣下啟動就更輕松;“50”表示100℃時的粘度,數字越大粘度越高,能為發動機在高溫環境下提供更好的保護。
總之,機油的不同分類方式讓我們對其特性有更清晰的認識。車主在選擇機油時,需要綜合考慮車輛發動機類型、使用環境等因素,挑選合適的機油,才能讓發動機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延長使用壽命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