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仰望 U9 Xtreme在德國ATP測試場沖過終點線,計時器定格在496.22km/h 時,來自德國的專業車手Marc Basseng也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同時,仰望汽車還公布了仰望 U9 Xtreme紐博格林北環6分59秒157的圈速,實力展現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高性能汽車領域中極速性能與賽道操控的兼容性突破。

支撐突破的核心,是動力架構的底層創新。1200V超高壓平臺與30000rpm四電機并非簡單堆砌,1200V平臺在“易四方+云輦-X”技術架構之上全面提升賽道性能,配合針對極限工況優化的整車熱管理方案;高性能四電機采用高強度航空鋁殼體、高速軸承及970MPa轉子等頂級材料,從材料端解決了“高功率與穩定性矛盾”的傳統難題。
但僅靠強動力無法兼顧極速與圈速,U9 Xtreme的操控突破更藏著智能系統的巧思。“易四方 + 云輦 - X”雙系統協同發力:易四方每秒超100次扭矩調節,在紐北177個彎道中實時修正車身姿態,大幅降低轉向風險;云輦 - X雙閥懸架的優勢更具象 —— 精準調節仰望U9每個車輪的抓地力,調整車身姿態,有效抑制賽道駕駛中高速急彎、急加急減速工況下的側傾、抬頭和點頭狀況。

高負荷下,熱管理與制動系統成了性能保障。U9 Xtreme將散熱功率提升133%,大流量油泵和立體電機協同,確保 496km/h時電機峰值輸出穩定;鈦合金碳陶制動盤的實力,讓摩擦系數更高,極致耐高溫穩定性更強,散熱效能更快,破解了超跑“高速制動疲軟”痛點。

更關鍵的是,這些技術突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比亞迪打造技術魚池戰略的成果。易四方、云輦系統并非U9 Xtreme專屬,而是與比亞迪旗下多個車型共享的技術矩陣。一套技術多車型復用, 既降本,又通過市場反饋反哺迭代。同時,技術落地也離不開全球化供應鏈協同。佳通為其定制的輪胎,用防彈衣同源的芳綸纖維解決500km/h速度壁壘,打破了核心部件進口依賴的同時,為后續高性能車型鋪路。
可以說,U9 Xtreme的496km/h不是終點。它用純電技術沖擊了燃油超跑的“機械崇拜”,倒逼歐洲品牌加速電動化,更為中國新能源從“跟跑”到“定標”提供了范本。當超跑這個歐洲主導的品類出現中國技術標準,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重塑,或許才剛剛開始。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