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轉型已成為所有車企無法回避的命題,它既是最嚴峻的挑戰,也蘊藏著跨越式發展的巨大機遇。2025年8月,華為乾崑智駕裝機量達成百萬里程碑,這一成果標志著中國汽車智能化正從技術追趕邁向標準制定的新階段。透過高階輔助駕駛(城區領航輔助)這一技術窗口,可清晰觀察到智能汽車時代產業邏輯的深層變化。

華為乾崑智駕的核心競爭力源于十年全棧自研的技術積淀。城區領航輔助場景復雜度遠超高速路段,需處理多模態感知數據、應對數千種極端工況,并在毫秒級響應中保障安全。華為乾崑構建了從硬件到算法的完整技術閉環:首發量產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提升點云密度,高算力平臺支撐多任務并行處理,獨創的WEWA世界模型通過AI生成極端場景訓練數據,使系統對突發狀況的識別響應速度得到提升。
技術縱深直接反映在用戶數據積累上。截至7月,華為乾崑智駕累計行駛里程突破40.5億公里,海量真實路測數據形成“數據飛輪”效應,7月用戶人均輔助駕駛里程達699公里,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用戶“高頻使用”的反饋,印證了技術成熟度已達到安全信任標準。
在市場應用層面,華為乾崑智駕技術正重塑產業格局。國內中高端市場,該技術已成為品質車型的核心競爭力。在35萬元以上豪華車市場,華為乾崑智駕以53.2%的份額占據主導地位,搭載車型通過“智能體驗提升產品溢價,優質產品反哺技術口碑”形成正向循環。百年豪華品牌奧迪選擇華為乾崑作為智能化轉型合作伙伴,驗證了燃油車平臺實現高端智能化的可行性。

輔助駕駛領域如今正沿著既定技術路線與市場節奏穩步發展,技術落地精度和市場接納程度成為企業比拼的核心要素。特斯拉在輔助駕駛算法研究上起步較早,構建了較為系統的算法框架,也積累了規模可觀的數據用于迭代優化,但完整版FSD在國內因政策法規對輔助駕駛功能分級認證的嚴格要求、本地交通場景中非機動車和行人行為的復雜多變性,以及數據本地化存儲與使用的合規考量,其商用時間仍未確定,北美市場開通率也未達到行業分析所認為的合理區間,技術優勢在市場轉化上存在現實差距。
零跑汽車積極投入輔助駕駛研發,城區領航輔助功能的推出時間較原計劃有所滯后,現有的輔助駕駛功能在處理城市快速路匝道匯入場景以及滿足用戶對于駕駛輔助信息直觀顯示的需求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完善,在“整車型供應商”的激烈市場競爭中,需要持續打磨產品功能特性以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技術普惠方面,華為乾崑通過架構復用實現技術降維。2026款深藍L07作為15萬級別首款全系標配華為乾崑智駕的車型,降低了技術準入門檻,使大眾用戶能享受同價位段領先的輔助駕駛體驗。
輔助駕駛競爭的本質是數據積累與應用效率的比拼。華為乾崑40.5億公里的結構化數據形成技術壁壘,支撐其率先實現“無圖化”輔助駕駛量產、提升感知準確率、實現決策邏輯自主進化。這種技術優勢背后,是十年研發投入構建的專利體系。
當前,城區領航輔助月裝車量已突破20萬輛,華為乾崑在豪華車市場占據半數份額。隨著主流市場放量,輔助駕駛領域將迎來新一輪增長周期。華為乾崑CAS 4.0全維防碰撞系統將AEB剎停速度提升,以安全技術投入回應行業關切。百萬搭載量的里程碑,印證了本土企業通過全棧自研、數據迭代與生態協同,正在重新定義汽車智能化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