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正當道 事實是全靠補貼撐起?
作者:佚名 標簽:新能源汽車 補貼政策 2017-10-18 15:09:44
自CES上廠商的重點從以往的各種微型化智能硬件,順著智能生活的發展轉入到汽車科技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再到日內瓦車展上各種新能源/混合能源的超跑面世和新能源概念車的推出;就在前幾天本田也開始發售自家的燃料電池汽車,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選擇又多了一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在2016年的開頭就呈現出足夠強烈的發展態勢,更進一步地深入,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事實上,即使沒有這些來自展會和行業的利好消息,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銷量在近半年來都展示出一個相當不錯的發展勢頭。根據今年1月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0471輛和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而工信部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5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0萬輛,同比增長4倍。
從上面的數字看來,新能源車的發展似乎進入了一個不錯的階段。對比2015年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50.33萬輛、2459.76萬輛,雖然新能源車所占的比例僅僅突破了1%的關口,但在政策的支持幫助下,新能源車的發展看似會不斷走高。然而在筆者看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沒有那么平順,而問題,恰恰是出在政策和補貼上。
與此同時,在工信部發布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數據顯示,在1月到2月的政策空窗期期間,今年1月份國內生產新能源車1.61萬輛,環比下降83.8%;銷售新能源車13748輛,環比下降63%,銷量減少超過2萬輛。
而2月份的新能源車銷售數據繼續下跌,同比下滑1%,新能源車銷量依舊延續了一月份下跌趨勢。然而南方日報相關觀點指出,3月份新能源車市場才能真正地看出熱度,增速有望重回雙位數;全年市場有望出現年初低、年中高、年末穩的拋物線增速曲線特征。然而事實上真的會這樣發展嗎?
正如上文所提到,數據的下滑是因為正處政策的空窗期而成就的,而且環比下降的數字頗為嚴重,正好反映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政策有著相關的關系。在兩會上我們可以看到新能源車的相關利好政策受到緊縮,對于購新能源車本為逐利而不是真心對新能源車有所認識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