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油箱設計有以下基本原則:

1. 容積要足夠大,既滿足散熱需求,又能在系統停止工作時容納所有工作介質,工作時保持適當液位。

2. 吸油管及回油管插入最低液面以下,管口與箱底、箱壁距離不小于管徑的 3 倍。吸油管安裝 100μm 左右過濾器,回油管口斜切 45°角面向箱壁。

3. 吸油管和回油管距離遠些,設置隔板,隔板高度為液面高度的 2/3 至 3/4,以加大液流循環,提高散熱、分離空氣及沉淀雜質效果。

4. 油箱要有周邊密封的蓋板,蓋板上裝空氣濾清器,注油及通氣由其完成。箱底有斜度,最低處設放油閥,不易開蓋的油箱設清洗孔。

5. 油箱底部距地面 150mm 以上,便于搬運、放油和散熱。適當位置設吊耳、液位計。

6. 重視油箱內表面防腐處理,如酸洗后磷化、噴丸后涂防銹油、噴砂后熱噴涂氧化鋁、噴砂后噴塑等。

7. 油箱壁板厚度根據容積大小確定,越薄越好以減輕質量。油箱底腳高度大于 150mm,壁厚為箱體壁厚的 2 到 3 倍。頂蓋板厚度約為側板厚度的 3 倍,與箱體內角鋼用螺釘固定。體積大的油箱設吊耳。

8. 油箱內安放 2 到 3 塊隔板,把去油區和吸油區分開。頂蓋板加工小孔與空氣相連,附近放濾清器。油箱底板有傾斜角度。側壁設清洗維護窗口。

9. 出油位比油箱底高出 50mm,防止吸入沉淀物。油箱有通氣孔,防止灰塵和水進入。油箱底加盛油盤收集溢出柴油或開排油溝。油箱頂帶檢視口方便檢修。

10. 建立油箱模型時,要讓氣泡順利排出,油能從底部放油螺栓處全部放出,油箱能加滿,側傾后視油管處液面不下降。可采用內部仿浪板由兩塊偏心平板構成,或在其基礎上改進的方案。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貼轎車改色膜的施工流程較為精細。首先要徹底清潔車身,去除雜質,并烘干水分,同時拆卸前后保險杠、門把手等附件。接著按車身各部位尺寸裁剪改色膜,用電吹風加熱使膠質融化后平整鋪在相應位置。施工時刮板用力要適中,收邊需將膜妥善處理,遇弧度大的地方用
4S店車子改色價格通常比普通汽修店高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汽車改色有噴漆和貼膜等不同方式,價格各異。噴漆改色,普通漆、金屬漆、珠光漆在4S店和汽修店價格有別;貼膜改色,膜的品牌材質不同,差價也不同。同時,地區與車型也會影響價格,大城市差價大些
固體車蠟相比液體車蠟,優勢體現在更省蠟、價格親民性價比高、保持時間長,且潑水后的效果與光澤度更佳。固體車蠟以沾、擦方式使用,用量較省,成本也就更低。同時,其能為車輛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減少打蠟頻率。在光澤度方面,固體蠟能讓車輛呈現出更耀眼的
鍍膜和封釉后,車輛在保養方面的要求區別明顯。封釉后8小時內不能水洗,后續要盡量減少洗車次數,且不可再打蠟,每次封釉前還需拋光,保質期半年左右,需定期重復施工,易氧化導致漆面失光。而鍍膜形成抗氧化、耐腐蝕、耐磨的保護膜,保養相對簡單,只需定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