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夜視系統的技術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寶馬夜視系統的技術發展有一個逐步演進的歷程。

二戰后期,德國軍工行業成功研制出主動紅外夜視儀,這一技術在戰后由美蘇延續開發。美軍研制出主動式紅外夜視儀并在戰爭中運用,但存在能耗大的缺點,隨后又研發出像增強器、微光夜視儀和熱成像儀。

根據成像原理,夜視系統主要分為主動夜視系統和被動夜視系統,微光和紅外成像是運用最廣的技術。

80年代后,美軍將夜視裝備普及到士兵中。而夜視系統從軍事運用到民用化是從豪華車開始的,2000年通用汽車在凱迪拉克 DeVille 推出相關系統。歐洲豪華車企如寶馬等在 2005 年也開始配置夜視系統。

到 2015 年以后,輔助駕駛功能擴展,中價位車型也開始配備夜視系統。

寶馬的夜視系統通過紅外攝像機自動識別 15 米到 150 米之間的人和動物,并進行不同的標識和警告。

在中國,城郊結合部和農村道路等環境下,夜視系統很有價值,在沒路燈的黑夜、被遠光燈打到的炫光、大霧和陰霾等惡劣環境中,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2021 年,寶馬帶來第三代夜視技術的升級版,不僅能識別行人并單獨照亮,還增加了動物識別功能,可在 100 米距離內識別并用高亮度光束照亮物體,同時在儀表盤和 HUD 抬頭顯示上提示駕駛員。第三代寶馬夜視系統在燈光技術輔助下,實用性大大提升。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在眾多汽車自噴漆品牌中,杜邦、Axalta(阿克索塔)、PPG(PPG工業)、Sherwin-Williams(宣偉)等品牌的質量都較為出色。杜邦的“金屬漆”以高質量、高耐久性和高光澤度聞名;Axalta作為全球領先的涂料公司,產品能為汽車
汽車結構圖能夠清晰反映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這四大制造工藝。在沖壓環節,眾多車身零件由金屬板材加工而來,其標準化程度可從結構圖中零件的規整度等體現。焊接工藝將成型部件相連成車身框架,結構圖能展現焊點分布等關乎安全耐用性的要點。涂裝在圖中可看
德國寶馬的設計理念包含多個方面,秉持“少即是多”的極簡主義,以駕駛者為中心,注重營造舒適空間,融合運動性與舒適性,還踐行可持續發展。在設計上,寶馬去除冗余元素,強調功能性與品牌辨識度,像全新BMW X3長軸距版;新世代概念車的全景視域橋為駕
選擇汽車內飾材料時,需要綜合考慮個人喜好、預算、車輛用途、環保性、舒適性、耐用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個人喜好決定了內飾風格走向,預算限制了可選擇材料的范圍;車輛用途不同,對材料的要求也有差異,如家用車注重舒適,運動型車看重性能。環保性關乎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