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10月利潤率跌至3.9%,創五年最差表現
**汽車行業10月利潤率跌至3.9%,創五年最差表現**
2025年10月,中國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降至3.9%,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創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盡管1-10月行業累計利潤率4.4%略優于2024年同期,但仍處于歷史次低位。這一數據反映出汽車行業在成本壓力加劇、市場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盈利空間持續承壓。
**成本增速反超收入,利潤增長乏力**
1-10月,汽車行業收入達88778億元,同比增長7.9%,但成本同比增幅達8.7%,導致利潤增速放緩至4.4%。單月數據更為嚴峻:10月成本同比上漲9.4%,高于收入增速(8.6%),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產業鏈單車收入32.5萬元,毛利潤僅1.4萬元,凸顯行業“增量不增利”的困境。
**新能源轉型加速,但盈利分化加劇**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1-10月銷量占比達46.7%,但車企盈利表現兩極分化。比亞迪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55%,第三季度降幅擴大至32.6%;理想汽車同期營收同比縮水36.2%,凈虧損6.24億元,與2024年同期凈利潤28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相比之下,零跑汽車實現扭虧為盈,第三季度凈利潤1.5億元;小米智能汽車業務雖營收283億元,但創新業務經營收益僅7億元,顯示新勢力仍在探索盈利平衡點。
**政策紅利難掩結構性矛盾**
盡管“以舊換新”等政策刺激消費,但汽車行業效益改善明顯滯后于食品飲料(利潤率超20%)等消費品領域。上游原材料行業如有色金屬利潤率超30%,鋼鐵利潤大幅回升,而中游汽車制造業受制于技術迭代投入、價格戰等因素,利潤分配處于劣勢。專家呼吁“油電同權”政策深化,以優化行業競爭生態。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并存**
短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或緩解部分成本壓力,但行業需應對需求增速放緩、技術升級投入等長期挑戰。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如何提升規模效應、優化供應鏈成本,將成為車企突圍的關鍵。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