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國車企出海成績亮眼

2025 年上半年,中國車企出海成績頗為亮眼,在全球汽車市場上書寫了精彩篇章。

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 308.3 萬輛,同比增長 10.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 106 萬輛,增速高達 75.2%,成為出口增長的絕對引擎,傳統燃油車出口則同比下降 7.5%。

在眾多車企中,奇瑞以 55 萬輛的出口量穩坐頭把交椅。其海外市場廣泛,涵蓋亞洲(中國除外)、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地。2024 年,奇瑞在歐洲、南美、中東及北非銷量就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第一名。如今,奇瑞加速向「智造出海」轉型,巴西工廠本地化率已達 65%,既規避了 30%的關稅,又帶動當地就業超 2000 人。

比亞迪上半年出口量為 47 萬輛,同比增長 131%,躍居第二。其上半年銷量超過 2024 年全年,宋 PLUS 成為上半年出口車型銷冠。比亞迪的插混車型在東南亞市占率突破 30%,純電車型在歐洲訂單量同比激增 235%。不僅如此,比亞迪位于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的新能源汽車工廠于 7 月 1 日首車下線,其本地化率達 65%。下線的“海豚 MINI”通過定制化設計契合巴西家庭出行需求,使得比亞迪在巴西市場銷量大幅增長,躍居當地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上汽集團出口總量接近 50 萬輛,在歐洲市場具備一定優勢,MG 是其海外核心品牌之一,智己汽車也登陸多個市場。然而,歐盟關稅對其產生了一定影響,MG4 EV 在德國的訂單直接下降了 41% 。

吉利汽車海外渠道擴張明顯,報告期內新增 144 家銷售及服務網點,但銷量同比下滑 8%。零跑汽車海外進程較快,與 Stellantis 集團合作,4 月啟動零跑 C10 車型本地化組裝項目。目前已進入 30 個國家和地區,新增 200 家兼具銷售與售后服務功能的網點,在德國 BEV 市場占有率超 1%。

從市場分布來看,呈現“雙輪驅動”特征。中南美、中東等新興市場貢獻 62%的增量,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增長極,中國汽車在中南美、中東上半年銷量分別為 72 萬輛、63.1 萬輛。歐洲市場通過本地化策略實現逆勢增長,中國汽車上半年在歐洲銷量為 60.1 萬輛,比亞迪匈牙利工廠將于年底投產,生產 12 款新能源車型以覆蓋歐盟需求。

此外,眾多車企積極布局海外工廠。長安汽車 5 月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工廠在泰國投產;廣汽集團旗下印尼智慧工廠 6 月竣工投產,馬來西亞 KD 工廠同期進入產能爬坡階段。下半年,比亞迪、長城汽車位于南美洲的巴西工廠也將投產,2026 年更多車企還將在南美洲、中東、歐洲等市場開啟本土化業務。中國車企正以堅實的步伐邁向全球市場,未來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9月10日,濰柴動力(000338)在互動平臺向外界透露了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重要研發計劃。這一消息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為新能源電池領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悉,濰柴動力目前正在積極開展60Ah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二代埃安 Aion V 的續航能力相比一代有顯著提升,從最高 600 公里提升至最長 750 公里,還新增了 520 公里和 650 公里版本。這主要得益于多方面升級,它基于最新純電數字化平臺打造,采用碳化硅技術提升電控效率、降低電耗,配合
廣汽埃安 Aion V 不同車型的整備質量有所不同,涵蓋 1500kg、1780kg、1880kg、1900kg、1950kg 等多個數值 。具體而言,像 2021 款 Plus 70 智享科技版三元鋰整備質量為 1500kg;2026 款
判斷 Aion V 汽車團購活動的真實性,可從查看團購發起人、留意 4S 店狀況、對比市場價格以及關注合同條款等多方面著手。正規汽車銷售團體組織的團購往往更具可信度;4S 店若庫存過多、資金壓力大,其團購優惠或許較為實在;與市場價格對比能防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