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智駕系統在自動駕駛級別實現上有怎樣的對比情況?
主流智駕系統在自動駕駛級別實現上各有千秋。普通智能駕駛一般處于 L2 級,像自適應巡航控制等功能常見,主要依賴車載攝像頭,對算力要求低,成本親民,多應用于中低端車型。而高階智駕可達 L3 級及以上,采用多顆激光雷達,對算力要求高,成本也高,多見于高端車型,但正逐步向中低端普及。不同品牌的智駕系統基于自身技術優勢,在自動駕駛級別實現上呈現出多樣化的競爭態勢 。
特斯拉的 Autopilot 提供輔助駕駛功能,選擇純視覺感知技術路徑,朝著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努力。其 FSD 旨在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不斷推動技術的發展與突破。比亞迪的 DiPilot 系統,有不同版本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像漢 EV 搭載該系統,能提供 L2 級自動駕駛功能,高速巡航穩定,自動泊車功能也很貼心。騰勢 N7 的智駕系統在 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上表現可圈可點,自動巡航和自動泊車面對復雜路況也能較好應對。
極氪 7X 搭載的 Z-Drive 智能駕駛系統,傳感器配置頗高。2025 款極氪 001 的浩瀚智駕 2.0 系統結合雙 Orin-X 芯片,城市 NZP 功能可實現全自動駕駛,自動泊車功能更是表現出色。領克 900 基于沃爾沃架構,搭載 Pilot Assist 系統,有力支持 L2+自動駕駛。深藍 S09 搭載華為智駕系統,場景識別和決策能力優勢明顯。問界智駕系統 META OS 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全面,M7 配備多種傳感器可實現 L2+級智能輔助駕駛,還支持車聯網和 OTA 升級。
總之,各主流智駕系統在自動駕駛級別實現上差異明顯。從普通智能駕駛的 L2 級到高階智駕的 L3 級及以上,不同品牌憑借獨特技術,不斷提升自動駕駛級別,為用戶帶來更多可能。這種競爭態勢推動著汽車智能駕駛領域的進步,未來也將給消費者帶來更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