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碰撞測試中的表現怎么樣?

特斯拉在碰撞測試中的表現相當出色。

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方面,雖獲 M 一般評價,但正面碰撞得分 11.5 分,追尾碰撞得分 23 分,耐撞性正面碰撞得分率 92%,追尾碰撞得分率 100%,車身結構優秀,損傷輕微,測量點最大變形量未超 3mm,低速碰撞時安全氣囊未起爆,正碰維修比為 11.50%,維修費用約 33557 元,尾碰維修比 2.04%,約 5952.7 元。

車內乘員安全指數獲 G 優秀評價,正面 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揮鞭傷測評結果均為 G 優秀,A 柱幾乎無變形,車頭吸能區發揮作用,乘員艙完整性良好,氣囊和約束系統有效,不過因防火墻下部輕微形變且未配膝部氣囊,假人腿部和腳部傷害評價為 A。

車外行人安全獲 A 良好評價,主要失分于頭型試驗,可能與車頭設計有關。

車輛輔助安全獲 G 優秀評價,傳感器為毫米波雷達+三目攝像頭,AEB 功能優秀,能降低碰撞風險。

國產特斯拉 Model 3 在重要的碰撞測試項目中表現優秀,安全性未縮水,如 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及輔助安全方面都很出色。

在中保研測試中,Model 3 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被評為 M,而車內乘員安全、車外行人安全以及車輛輔助安全指數均為 G。

在歐洲 NCAP 的碰撞測試中,Model 3 在乘員保護、兒童保護、行人保護以及安全援助系統的評分中獲高分,最終獲五顆星評價,具體評分包括乘員保護 96%,兒童保護 86%,行人保護 74%,安全援助系統 94%。

北京質檢院攜手懂車帝發起的真實事故場景碰撞測試中,Model 3 在 80km/h 高速下的“70%重疊高速追尾”測試項目中,動力電池完整性、結構等級等所有單項成績全優,車身幾乎未發生顯著變形,侵入量極小,高效的吸能盒設計和防撞梁有效分散撞擊力。

特斯拉采用鋼鋁混合車身框架和 H 型防撞結構的安全設計,離乘員艙越近的部分,材料剛性越強。

Model Y 在碰撞測試中的表現比 Model 3 更出色,尤其在駕駛員側的正面碰撞測試中表現突出,得益于對車輪區域的碰撞測試更精準,車身設計采用更堅固材料和結構,結構設計優化,采用更先進技術和材料,展現出更高的安全性能和更好的抗壓能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新款海鷗智駕版相比同級別車型優勢顯著。它在硬件配置上十分豪華,多處搭載眾多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構建起 360 度無死角感知網絡,精準感知路況。功能實現方面,擁有高快領航、自動泊車等 27 項實用功能,覆蓋多種場景。其全球獨創的
2024 款奧迪 Q3 搭載前排座椅加熱,但并未明確資料顯示其座椅加熱具備分區控制功能。通常來說,座椅加熱分區控制能讓駕乘人員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調節不同區域的溫度,帶來更個性化舒適體驗。遺憾的是,目前已知信息中,并沒有確切表明 2024 款
推動極氪智駕發展的有多方力量。吉利集團憑借深厚資源與技術底蘊,發布千里浩瀚智駕系統,為極氪智駕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億咖通科技聯合極氪科技集團,基于NVIDIA平臺共同開發智能駕駛系統,在軟硬件開發等方面分工協作。華為與極氪深度合作,不僅有應用
寶馬5系智駕系統在復雜路況下表現出色。它基于第三代智能駕駛技術,經全球超240萬公里嚴格測試以及在中國市場超100次更新、超2000個調試。高速上,60至180公里每小時有自動變道功能;擁堵時,低于60公里每小時可開啟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泊車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