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田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突破?

日本本田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諸多突破。一方面,其不斷升級普及駕駛輔助技術,如本田 SENSING 功能持續進化,升級后能獨立判斷道路并完成超車等操作;另一方面,積極研究 AI 人工智能控制自動駕駛,計劃 2025 年達 SAE 標準下的第四級自動駕駛。此外,本田發布 L3 級自動駕駛認證車輛,還將測試無地圖自動駕駛微型車,這些成果充分展現了本田在該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與探索決心 。

在駕駛輔助技術普及方面,本田SENSING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最初就能實現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等基礎功能,為駕駛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與安全保障。而經過升級后的本田SENSING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它具備了獨立判斷前方道路狀況的能力,能夠自主完成超車和并線等復雜操作。這意味著在一些特定的道路場景中,車輛可以更加智能地應對交通狀況,減輕駕駛者的負擔,讓駕駛過程變得更加輕松和流暢。這種持續的技術升級與功能拓展,體現了本田在提升駕駛輔助技術實用性和智能化水平上的不懈努力。

在AI人工智能控制自動駕駛的研究上,本田也成果斐然。通過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系統被賦予了更強大的能力。它能夠更好地應對錯綜復雜的道路情況,憑借精準的算法和模型,做出對更多潛在風險的準確判斷。不僅如此,該系統還具備了更為出色的規劃路線能力,能根據實時路況和各種因素,為車輛規劃出最優行駛路徑。同時,在面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時,它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巧妙地規避危險,保障行車安全。這種基于AI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為未來高度自動駕駛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田正式發布100輛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Legend轎車這一舉措,更是在自動駕駛領域引起了轟動。這使其成為全球首個銷售L3級自動駕駛認證車輛的制造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當自動駕駛系統啟動后,駕駛者終于可以從緊張的駕駛狀態中解放出來,盡情享受娛樂時光,有效緩解了駕駛壓力。盡管該車限量生產且采取租賃銷售方式,但這一突破無疑為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展示了本田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

另外,本田在無地圖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也邁出了重要步伐。它將很快開始現場測試配備無地圖自動駕駛功能的微型純電動汽車。本田正在全力研發利用攝像頭識別周圍環境的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系統,目標是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實現自動駕駛。其近期將在東京北部露營地正式測試的CiKoMa品牌微型車,安裝了多個攝像頭,這些攝像頭不僅可以精確探測道路,還能靈活規避障礙物。該車最大的亮點在于不依賴數字地圖,而是依靠先進的AI技術分析道路環境,自動制定合理的駕駛路線,甚至還能對呼叫車輛的乘客做出回應。這一創新技術的探索,為自動駕駛技術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

總的來說,本田在自動駕駛領域多管齊下,從駕駛輔助技術的升級,到AI人工智能控制自動駕駛的深入研究;從L3級自動駕駛認證車輛的發布,再到無地圖自動駕駛微型車的測試。這一系列突破展示了本田全面且深入的技術布局,彰顯了其作為汽車行業領軍者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也為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方向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低溫真空軟管的使用壽命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確切時長,通常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因為不同車輛的使用環境、工況差異很大,這都會改變低溫真空軟管的老化速度。比如,頻繁處于高溫、高濕度或化學腐蝕環境中,以及車輛使用強度大,都會加速其老化,縮短使用壽命;而在
不同車輛打滿方向盤的圈數不一樣,主要是由于車輛類型、用途、轉向助力系統以及齒條設計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比如轎車多為一圈半,貨車一般兩圈半,這和它們的使用場景有關,貨車為保障滿載安全,圈數更多。電子助力轉向系統的車常是一圈半,機械助力泵的車多
BMW全稱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中文意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其歷史源遠流長,1916 年寶馬公司前身巴依爾飛機工廠誕生,1917 年重組并命名為“Bayerische Motoren W
送油救援的安全保障措施涵蓋多個方面。首先要選可靠的服務提供商,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其信譽與質量,確認送油人員身份資質。提前掌握油品質量,不合要求可拒絕。送油前檢查車輛燃油系統,送油中遵守交規,注意加油操作安全,防止燃油泄漏,處理好電氣故障與明火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