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篇文章,講是年收入的10%到15%,不過我自己買車時超預算了些,現在覺得應當低于10%,就是我自己買“沖動”了些,當時買奇瑞或吉利的緊湊級甚至小型車七萬左右的就夠了。如果按其它發達國家情況看,比如美國,大體主流是低于這個值的。現在算一算,一輛車每年保險算它五千,以后可能更高一些,每年如果城市開,可能開不到一萬公里保養間隔,那么也就一年約兩次保養,緊湊級到B級車正規保養通常是五百左右(300多到700多,甚至好些的牌子的B級會上1K),這樣就算不出事故,也就是沒有額外的修車費用或相關費用,那么連帶油費過路費(也就是節日游玩額外耗用的)一般一年為養車得掏個一萬塊左右,事實上可能會更多一些,因為平時上班下班通勤之類的油費少說得有個五千吧?所以上面有人說每年兩萬的養車費用,真不算多。那么按個人自己的收入看,是否能夠拿得出額外的這兩萬來,拿不出,又不是剛性要求,就還是自行車地鐵什么的吧。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