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將生活寫成歌的音樂人,一個是把汽車變成“移動音樂廳”的品牌,看似不同的領域,卻因對“熱愛”的執著而產生奇妙的共振。在浪潮音樂大賞活動現場,劉戀一襲長裙優雅亮相,與領克08 EM-P打卡合影。

多元人生:用熱愛書寫AB面故事??
劉戀的人生劇本,從來不是單一的色彩。A面的她是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畢業生,畢業后扎進廣告行業,與甲方“斗智斗勇”的日子里,她學會了在妥協中堅守創意,在忙碌中尋找靈感。從普通文案到創意總監,每一步都印著職場人的堅韌。B面的她,是大學時蹲在宿舍練吉他的女孩,是抱著吉他站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唱原創的女孩,也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打動無數觀眾的女孩。音樂是她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考古專業的嚴謹讓她在創作時注重細節,廣告行業的歷練讓她更懂聽眾的情緒,這些經歷最終都成了她音樂里的“養分”。
領克對汽車的理解,同樣藏著多元的思考。在他們看來,汽車不只是從A點到B點的工具,而是一個能承載用戶情感的空間。就像劉戀的音樂能讓人在深夜治愈,領克希望自己的車能在通勤時緩解疲憊,在旅行時放大快樂。這種“不止于車”的理念,最終催生了與哈曼卡頓合作的“移動音樂廳”——從用戶真實需求出發,打造能融入生活的音樂體驗。

專注細節:專業是熱愛最好的注腳??
劉戀的舞臺魅力,藏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里。她會在演出前反復調試麥克風的高度,確保聲音能清晰傳遞到每個角落;她會在寫歌詞時把生活里的碎片靈感記滿筆記本,比如地鐵站的人群、加班時的咖啡香;她甚至會根據不同歌曲的主題,設計獨特的舞臺走位——這些細節讓她的表演不止于“好聽”,更讓人感受到“真誠”。
領克對音樂體驗的打磨,同樣“較真”。聯合哈曼卡頓研發時,團隊沒有直接套用現成的音響方案,而是從零開始:邀請哈曼卡頓御用調音師全程參與,從揚聲器的布局(比如避免高頻揚聲器直射乘客耳朵)、材質選擇(低音揚聲器用防彈纖維漿料提升低頻力度),到軟件調校(針對不同音樂類型優化聲場),每一個環節都反復測試。比如為了驗證“車速補償功能”,團隊在不同路況下實測,確保車輛高速行駛時,低音依然沉穩不渾濁;為了調出“人聲清晰”的效果,他們甚至邀請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盲聽,根據反饋微調中頻表現。
領克08 EM-P的硬件配置更用數據說話:全車23個揚聲器組成陣列,7.1.4多聲道系統覆蓋車內每個角落;1600W總功率、2080W最大功放功率,能輕松推動復雜音樂的高動態范圍;支持多種無損格式,讓發燒友也能找到“心頭好”。低音揚聲器的紙漿+防彈纖維漿料混合音盆,讓鼓點更有“沖擊力”;中高音揚聲器的金屬陶瓷矩陣振膜,讓歌手的聲音像“面對面聊天”般清晰;中音揚聲器的哈曼專利音盆技術,則保證了人聲的細膩度。再加上VSC車速補償功能和WANOS全景聲APP的海量影音資源,車內聽歌的體驗,確實能讓人忘記這是一輛車,而是一個“移動的音樂現場”。

這大概就是熱愛最美好的樣子——它能讓不同的人和事,在某個瞬間找到連接的方式,然后一起把平凡的日子,變成值得收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