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在汽車安全認識問題上存在四個誤區:一是認為汽車安全就是汽車本身抗撞、防損。實際上汽車安全是以車輛事故中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受傷為唯一宗旨。如果說保護車,主要是保證載員倉盡可能變形小,以減輕對人員的擠壓,實際上還是保護人員。如果圍繞著汽車本身安全,當然是硬些更好;如果是圍繞著人員安全則不同。二是認為汽車越硬越安全。事實上是車體不軟不硬,逐級恰好吸能,減輕人體吸收能量為最好。打個比方:如果讓一個人在三種物體中選擇一個,將其抱在胸前快速助跑后去撞墻,三種物體分別是木頭塊、重體海棉、普通充氣氣球,思維正常的人都會選擇重體海棉,那么,為何不選擇更硬的木頭或更軟的氣球呢?汽車發生碰撞也是同理。小刮小碰的由保險公司負責賠修,重度碰撞聽天由命,中度碰撞就需要不軟不硬的保護層。碰撞不能只想到小車撞小車,還要想到小車撞大車、小車撞墻(物)、小車撞人等等。三是車皮越厚越安全。老式汽車鋼板厚度甚至達到2mm,而隨著汽車材料科學的發展,新型的高強度、高韌性、高張力、低重量的轎車專用雙面鍍鋅鋼板厚度普遍只有1.2mm。許多朋友喜歡敲發動機倉蓋硬不硬,豈不知,如果該鋼板過硬,一但發生中度下面碰撞時,發動機倉蓋會直接插入駕駛倉。四是不信科學試驗,憑肉眼看,輕信傳說。如今世界許多國家都建立了NCAP汽車安全碰撞試驗室。我國的C-NCAP試驗由中汽研擔任;試驗中采用了大量的先進科技手段,并聘請有關領導、公正部門、汽車專家、廠方代表、新聞媒體到場。其實車實撞試驗的結果和成績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央視曾對中汽研系央企體制能否做到公平提出過質疑,但從未對汽車安全碰撞本身的科學性提出質疑。有人說C-NCAP是“第二個牙防組”。然而,“牙防組”早被有關部門取締,C-NCAP卻依然在進行中。有人說“好成績都是買來的”,難道吉利只為熊貓、奇瑞只為A3“買”五星級?難道更多的自主汽車大企業和合資的現代汽車都“買”不起五星級。其實,汽車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是駕駛員注重安全駕駛,汽車安全不是買來的,而是開出來的。如果一定要了解汽車本身的安全性能,被動安全還是參考C-NCAP更合適,主要安全應認真考察該車的安全技術及配置。在此級別選車,應該注重質量穩定、技術先進和比較省油,推薦你在新花冠、新威馳、新寶來三款中考慮選擇一個。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