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價格降下來 為何銷量也跟著降?消費者為何

      2004-11-08 17:37:44 來源: 作者:呂惠敏
        國內三大汽車集團掀起降價潮后,雖然廣本在京滬等地的經銷商也采取市場優惠活動,但汽車市場依然繼續4月份以來的低迷。北京市統計局的最新統計顯示,6月份北京市場共銷售新車23586輛,比去年同期下降2.5%,比上月下降 13.6%,創2003年6月以來的新低。業內人士猜測6月中旬以來各大品牌的大規模降價與此不無關聯,汽車巨頭們已經嗅到了某種危機的氣味。來自國資委信息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在宏觀調控、油價上漲、汽車消費信貸緊縮等因素的影響下,汽車銷售較上年明顯回落,而生產廠家產能的擴張以及部分消費者購買預期的回落,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求格局的變化。

        原因1 消費者仍懷有持幣待購心理

        廠商還有降價空間是消費者持幣等待時認準的“死理”,車市再次大規模降價是眾望所歸。在消費者看來,除了經濟型車以外,15萬元以上的中級車以及中高檔車都還有降價的余地。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降價狂潮將在中級車市場出現,尤其是合資企業生產的中級車。君威帕薩特等車型降價的連帶效應將會很快顯效,這會逼迫利潤比較豐厚的國產中高檔車跟隨降價。一些常年經營中級轎車的經銷商甚至這樣跟媒體透露:中級轎車價格調整將在一兩個月之后全面展開,有降價空間的中級車市場價格調整將會成為必然。

        之所以得出中級車有降價空間的推論,是基于以下判斷:中級車幾乎都產自合資公司,這部分車型與其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平均貴10%-30%.大眾2003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其全球銷量的14%,其利潤卻占其全球利潤的三分之二;而上海通用2003年銷售轎車僅20萬輛,利潤卻位居全行業第一,高達79.85億元,比銷量最大的大眾還高出6.44億元。降價空間即在于此。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涉及20多種品牌的近80種車型參與降價,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幅為9.01%.但是這遠遠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因為對價格最為敏感的中國消費者,自有其心理預期。

        價格是目前對消費者購車影響最大的因素。日前由中國質量萬里行質量信譽調查中心和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聯合開展的2004年上海汽車消費質量誠信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影響消費者購車的因素中,價格、品牌、售后服務成為消費者購車首先考慮的三大因素,其中價格又成為重中之重。調查顯示,將價格作為考慮重點的消費者占到了37%,而將品牌作為考慮的重點的消費者次之,占31%,售后服務位列第三,占20.2%.近日,北京網上車市最新統計的2800多個獨立樣本的調查顯示,87%以上的消費者購車用途是“家庭的代步工具”,63%以上的消費者選擇排量1.0- 1.6L的轎車,大部分的消費者能承受的價格區間在4萬-8萬元。

        按照這個標準把市場上的經濟型轎車大致梳理一下。排量在1.4-1.6L之間的轎車目前價格大部分都在8萬元以上,甚至超過了10萬元,這樣的價格令工薪階層望而卻步,也讓年輕消費者不會痛快“埋單”。價位在8 萬元以下的轎車排量大都在0.8-1.3L之間,但是功率多在50kW以下,無法滿足年輕消費者對大功率汽車享受的追求。因此,缺乏高性價比的經濟型轎車是車市和消費者的一大遺憾。

        原因2 宏觀經濟走向影響車市格局

        6月2日,商務部稱,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將保持第一季度的水平,同時上半年GDP增長率仍將達到9%以上,下半年經濟增長有可能略低于上半年水平。

        而5月27日,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對外界表示,中國將采取中性的財政政策。分析人士認為此話意味著中央政府多年來的積極財政政策將告一段落。中性的財政政策將直接影響到汽車投資項目的上馬、大型企業的汽車集團采購行為。

        在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調控之下,經濟過熱的情況會逐漸得到控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朱一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央加強了宏觀調控,控制了固定資產投資和過熱行業的發展。宏觀調控的措施必然要傳導到汽車需求上,從而反映到生產上來。汽車產銷的下降,正是宏觀政策在汽車產業上的反應。”

        對未來經濟形勢的預期直接決定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指數。在國家宏觀調控情況下,消費者對未來的收入預期不太樂觀,另外他們還將可能面臨通脹的壓力,這加劇了他們對自己車貸還貸 能力的懷疑。一位消費者的話很有代表性:“和房子、孩子教育支出這些相比,汽車在我們的家庭支出中看來不是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原因3 車貸繼續收緊抑制汽車消費

        一邊是銀行因為汽車信貸呆壞賬過多而紛紛暫停汽車消費貸款,另一邊是消費者因為對未來自己收入不甚樂觀而謹慎貸款買車。兩方面一起對車市產生又一次沖擊。

        今年第一季度通過貸款方式售出的車數量不及去年的1/4.但與此相對應的情況是:去年的汽車消費中,近20%的購車者用了汽車消費貸款。2003年11月底的數據是,各家銀行車貸余額1800億元。

        前幾年車市的火爆已將有能力一次性付款的購買力盡數釋放,中國第一批私人購車的高潮已經在2002年至2003年到來了。而今年車貸收縮后,新增的消費力量立即被潑了一頭冷水。而今年車市競爭最激烈的是價格區間在10萬- 20萬元的中檔車型,新增的消費力量需要汽車消費貸款的援助。在受到信貸限制的時候,消費者的購買力也日漸下滑。而近日轎車紛紛召回、燃油價格上漲、明年進口關稅將解除等種種因素也直接造成消費者的謹慎購車心理。

        2000年以來,當汽車成為繼購房之后的第二大消費熱點之后,各大商業銀行紛紛把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當做個人零售金融領域繼住房按揭貸款后的第二大熱點。商業銀行在沒有做好充分的風險防范準備工作的情況下匆匆上陣。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借款者不還貸款的現象不斷出現,給商業銀行敲響了警鐘。來自銀行的調查,全國車貸的不良貸款率一度在30%左右。

        中國工商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許多商業銀行和承擔擔保責任的保險公司紛紛放緩了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的開展,部分保險公司甚至表示暫時不提供汽車貸款保險。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曾在中央電視臺的一次活動上表示,國外汽車信貸消費占汽車消費的70%,而我國還不到20%,信貸政策的收緊抑制了汽車消費。

        除了銀行的車貸謹慎發放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車險費率的提高也讓他們對以后的有車生活“望洋興嘆”。近日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車險費率仍未到位,將來仍有可能出現上漲。而6月10日,中國人保北京分公司第三次上調車險費率,對包括私家車在內的部分車輛的車損險費率上調20%至30%.

        近日,商務部世貿司副司長俞建華透露,國家正在制定“汽車貿易政策”和“品牌管理辦法”,這將是補充汽車產業政策的配套政策。而其實相關的消費政策,如完善鼓勵消費信貸以及改善消費環境等具體措施才可能是更快的救市措施。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 色五五月影音先锋在线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