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車進入國產化序列 競爭激烈短兵相接
[
04-11-8 17:38
] 太平洋汽車網
使用武器:從車型到車價
就像體育比賽一樣,汽車制造商好像已達成某種默契,將轎車分成不同的級別,進行分組對抗。對于奧迪、寶馬、奔馳三家來說,產品系列的劃分如出一轍,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奔馳的產品序列為老大S級、老二E級、老三C級、老四則是A級;奧迪與之分別對應的產品序列為A8、A6、A4和A3;寶馬與之分別對應的是7系、5系、3系和1系(即將投產)。
針對奧迪的A4、A6所在的市場,寶馬將與之對應的3系、5系車殺入中國,可謂針鋒相對。雖然奔馳并沒有公布其國產的將是什么車型,但從它的競爭對手所占據的市場不難想象,定然會將其最主力的車型拿到中國。
寶馬之前,奧迪一直占據著國產車“龍頭老大”的位置,價位也一向是最高的。去年,寶馬325一出,以47萬元的價格沖入市場,比進口寶馬325便宜近10多萬元,一下子成為奧迪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逼迫奧迪在宣傳策略、市場推廣方面作出一系列動作。奔馳要到2005年才將上市,價格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已經開始引起各方猜測。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上,寶馬、奔馳也采取了驚人相似的行動。2003年寶馬和戴-克先后推出了在中國的生產計劃,此后兩家又分別加大產品推廣力度。在日內瓦車展上,奔馳除宣布將首次亮相的新款SLK和新一代C級轎車年中引入中國外,同時還宣布超級豪華車邁巴赫也將于年內登陸中國。
寶馬的產品線雖不如奔馳豐富,但在轎車領域頗有特點,尤其是已經在中國生產的3系、5系和進口7系都頗受中國消費者歡迎。日前,寶馬兩款5系轎車通過中國審批并實現本土生產,無疑會進一步加大寶馬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話語權。
戰場分布:從產品到服務
如今國際高檔車產品在中國的競爭,已經開始從產品領域蔓延到了銷售網絡這個“第二戰場”。
奧迪憑借其先發優勢,已經擁有了自己成熟而且完整的銷售體系和網絡,相對來說,后來者在這方面更有緊迫感。為爭取到更多客戶,寶馬準備從去年在18個省市擁有的24個銷售網點擴大到41個,到2005年將再增加14個,總數達55個。隨著產量的增加,其銷售網絡還將繼續拓展,目標是在中國的每一個省份至少有一家寶馬授權的全方位經銷商和售后服務站。
“如果華晨寶馬出現發展的瓶頸,這個瓶頸肯定不是質量和價格。”華晨寶馬有關負責人不無擔憂地表示,“最有可能出現發展瓶頸的就是銷售網絡不足和產能不足。經銷商網絡建設是華晨寶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寶馬國產后,國內申請當寶馬經銷商的企業有1000多個,但寶馬下線之前選定的24個經銷商網點一直沒有增加。”
奔馳方面也開始進行相關籌劃。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華南地區培訓經理陳敏鴻介紹,奔馳很重視在中國的服務網絡建設。僅以華南為例,199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華南地區的首家培訓中心成立后,他們設計了最適合國內員工和符合德國總廠要求的維修課程,每位維修員工都要到這里接受為期16周的全面培訓。據介紹,去年,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已經建立了24個服務中心和5個培訓中心,今年,奔馳計劃在中國的服務中心數量要再翻一番。
競爭,尤其是高手之間的競爭,不能有任何的閃失,除了產品之外,銷售、服務等方面的競爭才是真正體現一個高手品質的戰場,也因此,這些方面備受高檔品牌的重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