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美容老板自曝“美容”黑幕
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黃石汽車美容店的數量也迅猛增加,汽車美容,已成為新型的朝陽產業。然而,陽光下的汽車美容行業,在黃石的某些汽車美容店里,竟演繹成某種交易,交易的背后,消費者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27日,黃石一位汽車美容店老板走進本報,他稱,自己實在不堪忍受黃石汽車美容的黑色交易,他要把這個黑幕暴露在陽光下曬曬。
黑幕 賣車人將顧客引入陷阱
李華(化名)是黃石一家汽車美容裝飾行老板。他說,按行內規矩,黃石汽車裝飾的正常利潤應該是15%-20%,另加人工安裝費等。但黃石有一種怪現象,“你沒有辦法標出自己的正常價格。因為他們要求我們不要將價格標得老高,要不就不要標價。
他們是誰?李華解釋,他們是黃石部分汽車行的業務員。因為汽車交易的價格很透明,所以銷售汽車的提存是有限的,于是部分業務員將手伸到汽車美容上來了。他們利用顧客享受售后服務的心理,與一些汽車美容裝飾行私下勾結,將顧客引入高價陷阱,然后獲得利潤。“在業內,有位業務員因一次吃了1.4萬元回扣,已經成為業內的‘佳話’。”
在他們的指導下,李華在自己的店里使用了兩套價格:一套是暗價,一套是明價。李先生說,所謂的暗價,就是巧妙地將正常的價格標在商品的規格上,“供他們參考,我們營業員心知肚明。”明價就是將高于正常價格50%的價碼標在商品上。但李先生仍只在少數商品上標價,他說“價格太高了,會將顧客嚇走。”
“我們這個行業太混亂了,許多汽車美容店都被他們操縱。” “我們至少要拿出與顧客成交價的30%以上作為回扣返給‘他們’。”李先生稱,“你以為汽車裝飾上萬元就一定高檔?你受騙了!里面的水分可能超過40%,而這40%的“水分”卻被一些汽車行的業務員拿走了。”
直擊 35%提存裝進口袋
28日上午9點30分,一位穿著黃石某汽車行工作服的業務員走進李華的店中。記者當時正在李先生的店里,聽到了一段耐人尋味的對話。
“你上次拿出的兩套價格單呢?將價格高的那份給我,我用完了。”這個小伙子說話語速很快,也很老道。
李華皺起眉頭,“我們能不能換種方式?總讓我跟顧客提那么高的價,別人都認為我很黑。”
小伙子瞪了李先生一眼,“這有什么?只要能掙錢就行。”李先生問這位業務員,“上次你帶來裝潢的那位顧客又來了,他說在一些汽車美容店咨詢了,我的太陽膜價格比別人高得多。”
小伙子當時就支招:“你就說規格不一樣,你是某某名牌,質量比別人的好得多。所以進價很高。你說哪個剛買車的人懂這個?更何況太陽膜這個東西,不是肉眼就可以認清楚的。你想怎么解釋都可以。如果他再跟你還價,你就讓價。做工時把質量變變不就成了?有一說一,我的35%提存一分不能少啊!”
言罷,小伙子脧了李華一眼,李華連忙從口袋里掏出一摞人民幣,“這是上次的提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