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非科技:專注于提供自動駕駛決策地圖與服務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10月15日,2019汽車關鍵部件新生態產業峰會上,北京覺非科技創始人劉斌宣布了其“專注于提供自動駕駛決策地圖與服務”的定位與業務戰略布局,預示著覺非科技已走向自動駕駛“網聯智能+單車智能”技術解決方案基礎架構體系化建設的方向,具備了平臺公司的核心能力,可以更靈活更開放地拓展產業合作。

自動駕駛是百年汽車工業史上又一次偉大的范式轉移,將重新定義汽車產業規則。自2015年至2018年以來,全球自動駕駛產業現象級事件頻發,而時至2019年,隨著算力與5G的發展,由科研主導的、不計成本的自動駕駛的第一幕已經謝幕,而以市場需求為主導、以技術落地、軟件+數據為定義和商業化的第二幕已開始精彩上演,自動化駕駛的規模化感知與云端決策已成為可能。
覺非科技創始人劉斌表示:“自動駕駛在軟件層面,正在經歷模塊化與整合化的進程,未來將會向結合云端能力的集成化發展。”據了解,實現自動駕駛能力,需要依賴‘網聯智能+單車智能’的解決方案,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算法、軟件、數據、單機算力相融合的路徑,將成為自動駕駛商用落地的主流趨勢。而北京覺非科技表示,其目標,就是通過決策地圖與服務,讓解決方案真正落地,推動行業向下一個進程發展。

決策地圖與服務,是覺非科技基于和主機廠、產業合作伙伴無數次深度溝通后的思考產出,應對不同類型的商用車企業對于自動駕駛智能網聯解決方案的需求。劉斌表示:“目前階段,覺非的目標是用足夠多的硬件覆蓋,獲取足夠好的感知數據。”據悉,基于云端的決策地圖將為車輛提供定制化服務,通過全局感知理解各種情況,如人、車在路上的位置、速度、方向;局部天氣情況、路面情況、道路變化等等信息。這些信息被傳到云端,在云端做進一步的融合、機器學習、分析,并將這些信息再次下發給即將到達該區域的車輛,同時貢獻于安全駕駛決策。基于決策地圖端到端的深度定制,可為OEM企業提供深度定制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并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建立行業標桿。同時,通過技術聚合和生態融合能力,以軟件方式提供給行業合作伙伴,實現價值鏈的協同和服務融合。合作伙伴可以在此基礎上接入差異化的生態和技術,實現云+端的數據融合,讓運營能力產品化。
此次峰會中,劉斌同時對覺非科技重磅級產品“亞米級增強定位服務”及其核心技術“超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覺非科技自研基于視覺的道路特征識別定位技術,利用普通攝像頭結合邊緣計算,實現低成本、亞米級的定位,讓普通汽車以極低成本即可獲得L2.5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是行業內利用數據實現自動駕駛的最佳實踐。這種技術方案并不拘泥于特定型號的攝像頭、芯片等硬件,不自己“造輪子”,不增加客戶額外的硬件成本。數據平臺的介入,真正讓自動駕駛實現 A 點到 B點的最優路徑決策,降低硬件傳感器的成本,將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進行融合與決策,從全局視角使自動駕駛車輛具備更強的感知與規劃能力。
同時,依托具有自主專利的雙目視覺采集硬件+高度自動化的高精度地圖數據生產平臺,北京覺非還推出了ADAS2.0高精地圖產品,為業界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ADAS地圖幾何數據,對原有的傳統數據采集成本結構產生了顛覆式變化。并通過業界先進的深度學習和邊緣計算技術,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制圖能力。同時,基于視覺特征值技術,在智能感知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流中,建立眾源數據聯盟的生產系統,保證精度的同時通過數據聯盟實現高效更新。這種方式規模化能力強、質量穩定、成本低,并能夠全面參與到自動駕駛的決策過程中,是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精度地圖產品。
此次峰會中,劉斌提到,“合縱連橫,是當下全球自動駕駛邁向量產的必然選擇。而交付自動駕駛汽車不是一家公司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它需要行業層面的合作。”覺非科技希望基于產業深耕細作,向產業價值鏈延伸。據悉,北京覺非科技正推進產業精細化落地,已與Arm、維智汽車、開易、千尋位置、中天安馳、清研捷運等多家企業,基于ADAS2.0地圖、高精度增強定位服務等層面達成合作。
同時,覺非科技意識到,開放、融合,是產業互聯網必由之路,覺非正積極建立廣泛的產業聯盟,已成為ARM人工智能生態聯盟委員單位,并成為了中國移動精準定位聯盟理事成員,同時已加入中國智能汽車聯盟(CAICV)自動駕駛地圖工作組、產業投融工作組,更是 CAICV 高精地圖特征定位課題的聯合牽頭方,并且是牽頭方中唯一的創業公司。
據悉,覺非科技將通過平臺化、服務化、精細化、生態化四個方向的價值延展,成為自動駕駛務實的領路人。“科技賦能交通強國,智慧出行改變生活”,覺非科技創始人劉斌在演講最后提出了公司愿景,而這也是對于自動駕駛領域未來的美好暢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