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地圖不再是影響自動駕駛的世紀難題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沉淀和發展,當前的自動駕駛汽車正處于量產化與商業化落地的階段。但2018年發生的多起自動駕駛交通事故也不禁讓人感到擔憂,特斯拉高速公路追尾消防車;通用自動駕駛汽車與摩托車發生事故;老牌轎車福特自動駕駛汽車發生車禍,導致兩名測試人員送醫救治。
有調查顯示,即便是在自動駕駛極其普遍的歐洲國家,恐懼也是自動駕駛發展到現在最大的攔路虎。在被問到是否愿意將兒童或家庭成員,置身于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中時,只有19%的受訪者表示接受。盡管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巨頭已經向無人駕駛技術投入數十億美元,但公眾對該技術和相關產品的接受程度,卻仍舊不容樂觀。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人們也意識到自動駕駛汽車將不可避免地融入到未來交通系統,想要消除使用者的顧慮,就需要確保車輛在整體可控、低風險的環境中進行運營,結合宣傳幫助人們緩解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懼怕心理。
如何才能真正解決自動駕駛安全問題?
人類駕駛員可以通過眼睛和耳朵,對路況作出自主感知和判斷。自動駕駛車則主要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和慣導系統等傳感器,來完成感知、高精定位、決策和控制,然后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進行車道及路徑規劃,對方向制動、轉向、加速等下達指令,控制車輛開往目的地。而這些都是目前車載導航地圖所不能滿足的。
導航地圖的使用主體是具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的人,主要用于路程導航和搜索。而高精地圖的使用者是自動駕駛車,主要用于高精定位、輔助環境感知、規劃與決策。因此導航地圖在車內,就像是一個帶顯示屏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而高精地圖則屬于車載安全系統,并不需要依賴屏幕顯示。
在功能上,導航地圖僅包含簡單道路線條規劃等平面指導。而高精地圖則包含詳細的道路模型,車道模型、道路部件、道路屬性和其他定位圖層,為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保駕護航。
自動駕駛車需要什么樣的高精地圖?
每一次產業的革命,都需要各種技術、各種環境條件的聚合同時到位才能爆發一個新的市場機會。高精地圖,更像是介于車和公路之間的產物,它為整個自動駕駛行業提供了新的平臺。
前不久,寬凳科技在中國測繪科技館舉辦了“精無止境——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發布會”,正式對外展示在大規模組網、自動化處理、地圖采集等方面的領先優勢,為自動駕駛做好技術儲備。
在發布會上,針對高精地圖的市場機會,寬凳科技創始人兼CEO劉駿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技術上,得益于人工智能和各種高精度的圖像處理的技術,才使高精地圖創新成為了可能。除此之外,高精地圖制作模式的更新需要有人來顛覆。但最重要的是需求,這些需求會隨著自動駕駛的推進而不斷往前發展,促使整個產業的更新和發展。“
作為高精地圖行業內為數不多拿到“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的企業,寬凳科技在高精地圖領域,不僅具備完整自主知識產權,更擁有從采集設備到數據制作全流程自主技術研發能力。
作為高精地圖數據提供商,面對不斷變化的道路信息,需要及時更新地圖內容。在這方面,寬凳科技采用不同智能信息源相互驗證來提高可信度。無論是面對復雜的立交橋、還是沒有GPS信號的超長隧道,寬凳科技的自動化技術依然可以自動生成路燈、指示牌等基礎設施,道路標志,甚至是道路上的虛線。讓自動駕駛車輛在有著“天下第一隧”的秦嶺終南山隧道中也能安全行駛。
重慶-黃桷彎立交橋高精地圖
目前,寬凳科技的產品已經覆蓋了大量城市的不同場景,包括:北京、上海、廣州、蘇州、重慶等。運用AI技術,對不同城市場景,不同道路場景的深度學習和模型訓練,形成大量知識數據,并最終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全自動完成識別、特征點提取、精準測量以及車道網絡拓撲的構建。
有了高精度地圖之后,高精定位也在自動駕駛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精定位一方面幫助自動駕駛系統更好地使用高精地圖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還可以輔助感知系統,得到更加準確的檢測和跟蹤結果。定位的精度越高,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就越高。但前提是,必須先要有高精地圖,才能實現高精定位,兩者相互依存且缺一不可。
此次寬凳科技成功舉辦了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發布會,不僅為自動駕駛行業的成熟打通了最重要的一環,更為高精地圖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進程更快落地。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宜昌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