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豐田也有一定的后發優勢,首先是現在的中國汽車市場比以前更成熟了,轎車進入家庭的趨勢使中國市場有著驚人的消化能力,這就為豐田的產品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其次,豐田集團加上所屬的大發汽車2001年共生產汽車580多萬輛,在世界排名第三,而豐田汽車在日本和亞洲去年的銷量就達250多萬輛,亞洲老大的地位無人能及。
豐田為中國市場準備的車型有比較優勢。10月下線的T-1是排量在1.3升和1.5升的中檔轎車,外形尺寸寬大,配置先進,只要價格合理,就會對賽歐、波羅、捷達等車型構成沖擊。將來要生產的皇冠高級轎車也會對奧迪、別克、廣州雅閣等形成威脅。
巨頭賽跑結局是三贏
豐田雖然有后發制人的可能,但它對中國項目到底能投入多少,至今還是一個謎。豐田對天津豐田的第一筆投資只有不到1億美元,這與大眾和通用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去年,德國大眾宣布,未來5年內,大眾集團計劃在亞太地區投資18.4億歐元138.8億元人民幣,其中16億歐元120.7億元人民幣要投入中國市場,占投資總額的87%,大眾力保中國市場半壁江山的決心一望可知。豐田要想在這樣的對手那里“虎口奪食”,沒有大魄力,不下大投入,恐怕很難奏效。
就實力而論,豐田一點不比通用、大眾差,去年它的銷售收入達1060億美元,通用是1772億美元,而大眾為885億歐元。但通用旗下的歐寶、SAAB等品牌均有虧損,而大眾也要為賓利、布加迪等豪華轎車貼錢,所以效益最好的要數豐田。只要豐田真正重視中國市場,加大對中國的投資還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也是它后加入這場比賽所應付出的代價。
有人說,只要豐田進入這場游戲,其他任何大公司都將失去一部分市場份額。今年國內的汽車產量預計為95萬輛,可美國去年一年汽車的銷售量就達1700萬輛,中國的汽車產量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所以說,豐田與通用、大眾賽跑,最后的結果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更大的可能是在中國鼎足而立。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