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04年1.3L各品牌轎車市場占有率一覽
“1.3L”曾被業內許多人譽為我國經濟型轎車的黃金排量,名氣之大,連1994年版的國家汽車工業產業政策都提到過:鼓勵和扶持1.3L排量以下經濟型轎車的發展。但10年后的今天,1.3L排量轎車的市場表現卻是:被1.6L和1.0L排量的轎車上擠下壓,市場縮小,處境艱難。
圖為2004年1.3L轎車廠家市場占有率一覽
1.3L排量經濟型轎車風光不再
從1.3L排量經濟型轎車近幾年的市場表現看,2003年達到了發展的頂峰。其最明顯的表現是:產銷量高于國內轎車行業增長的整體水平。
2003年,國內轎車產量為200.33萬輛,比2002年增長75.38%;國內轎車銷量為197.09萬輛,比2002年增長67.70%。2003年,國內1.3L排量的轎車產量為19.13萬輛,比2002年產量10.64萬輛增長95.68%;國內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銷量為19.71萬輛,比2002年銷量10.08萬輛增長95.49%。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占到國內轎車市場份額的10%左右。
2003年,國內1.3L排量轎車市場投放的新產品有天津一汽威姿、天津一汽豐田威馳、南亞派力奧周末風、長安福特嘉年華、廣州本田飛度共五款車。到2003年底,1.3L排量的轎車品牌已經達到15個,新產品的加盟,使國內1.3L排量經濟型轎車市場充滿生機與活力。
2004年,國內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市場卻明顯放緩,甚至低于國內轎車行業平均增長速度。2004年,國內轎車產量為222.63萬輛,比2003年增長10.3%,國內轎車銷量為224.09萬輛,比2003年增長13.2%。國內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產量為20.70萬輛,比2003年產量19.13萬輛增長4.02%。國內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銷量為20.96萬輛,比2003年銷量19.71萬輛增長6.37%。到2004年末,1.3升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在國內轎車市場的份額降至9.06%。
進入2005年,國內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市場開始“潰不成軍”,眾多1.3L排量的轎車品牌退出市場角逐,產銷量大幅下滑。2005年1~2月份,國內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生產11089輛,同比減少65.67%;銷售11631輛,同比減少70.95%,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在國內轎車市場的份額急劇減少到3.65%。1.3L排量經濟型轎車正在受到1.0L的微型轎車和1.6L新經濟型轎車的上下夾擊,市場份額被1.0L的微型轎車和1.6L新經濟型轎車無情蠶食和擠占。
1.3L轎車兩頭兒受氣
國內經濟型轎車的龍頭企業——天津一汽夏利,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主要靠的卻是1.0L夏利轎車產銷量大幅增長。1.3L排量的夏利2000已經停產,夏利1.3L和威姿的產銷量也在減少。2004年天津一汽1.3L轎車銷售量占天津一汽年銷售轎車13萬輛的25%,到2005年前兩個月,1.3L排量轎車對天津一汽轎車產銷量的貢獻率則僅有5%。長安福特和天津一汽豐田作為國內合資轎車企業的重量級選手,曾經推出嘉年華1.3L和威馳1.3L轎車,面對國內經濟型轎車市場愈演愈烈的價格大戰,為避免降價對其品牌的傷害,相繼退出,轉身中高檔轎車市場。主流1.3L轎車廠家的紛紛退出是國內1.3L排量經濟型轎車市場萎縮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目前,國內1.3L排量經濟型轎車市場的價格區間在4-10萬元,其中8萬~10萬元的高端產品基本上是合資企業知名品牌的天下,如廣州本田飛度、南京菲亞特西耶那;6萬~8萬元的中端產品主要是引進技術的產品,如哈飛賽馬、天津一汽威姿,以及合資企業成熟品牌的天下,如東風悅達起亞千里馬、長安鈴木羚羊、上海通用賽歐、南京菲亞特派力奧和周末風等;4萬~6萬元的低端產品基本上是國產品牌,如天津一汽夏利1.3L、吉利優利歐和美日轎車。與微型轎車相比,國內1.3L排量經濟型轎車的低端產品價格要高出微型轎車1萬元左右,而中高端產品的價格又與1.6L排量轎車價格區間相重復,價格不具備競爭優勢,自然無法與其他轎車相抗爭,客戶的流失和市場的蕭條也就不奇怪了。
從2004年到2005年三月,在國內轎車市場新產品大量投放市場,各個細分市場均有數款新產品上市取悅”上帝“的背景下,1.3L排量經濟型轎車市場竟然沒有一款新產品問世。就是現有1.3L排量經濟型轎車也“軍心不穩”,角逐國內1.3L排量經濟型轎車市場的1.3L品牌轎車在逐年減少,2003年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品牌為15個,2004年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品牌減少到14個,2005年2月末1.3L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品牌進一步減少到11個。
不公正待遇擠走1.3L排量轎車
與1.3L轎車的“左鄰右舍”1.0L微型轎車和1.6L經濟型轎車相比,缺乏自身特色和優勢的1.3L經濟型轎車可謂生不逢時。
1.0L微型轎車具有價格低廉、節省能源、操縱靈活、占地面積小、適應中國國情的獨特優勢,成為普通百姓私家車的首選,開始進入千家萬戶。隨著中級轎車排量向2.0L提升,1.6L排量轎車成為經濟型轎車與中級轎車的“分水嶺”,因為車型款式眾多、價格跨度大、安全性與經濟性兼顧等原因,在市場中受到特別青睞,成為新的“黃金排量”車型。
1.3L排量轎車被冷落是不良環境造成的。國內各大城市對小排量微型汽車的不公正待遇正在逼近1.3L排量轎車。2004年末,上海高架橋首次規定排量1.3L以下(包括1.3L)轎車禁止上橋,武漢長江二橋也采取了類似的封殺政策。國內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對出租車排量的最低要求是1.6L,對1.3L排量轎車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最后,隨著國內油價的不斷上漲、消費者對油耗敏感程度的提高,又被微型轎車奪取了一部分市場。
1.3L排量轎車作為國內微型轎車的換代產品和經濟型轎車的主打產品,曾經被各方寄予厚望,誰又能想到它會隕落得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