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比內特說:“奇瑞與夢幻的布魯克林合作可能會在美國市場取得一些成功,因為布魯克林在引進低端汽車產品方面有一些經驗。但問題是,他們的增長目標太過大膽,第一年就要銷售25萬輛。這幾乎是無法實現的。他們如果不修改計劃,肯定會失敗。應當著眼于長期。”
羅比內特認為,布魯克林希望沿用韓國現代汽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模式,這個設想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指出,現在的美國市場和上世紀80年代大部分相同。奇瑞汽車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向美國消費者證明,它不僅價格低,而且質量好,性能可靠,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柴爾德:令人意外
美國有影響的《汽車雜志汽車新聞周刊》的國際市場編輯查爾斯·柴爾德認為,中國的汽車市場在最近兩年的確發展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投資。行家們都隱約地感到,中國出口汽車的日子可能不會遠了。
但是,柴爾德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談到他看到奇瑞準備出口汽車到美國的消息時卻依然感到非常意外。
柴爾德說:“這的確令人意外,因為奇瑞是一個很小、很小的中國汽車公司。1997年才建立,出產的汽車品種也很少,2003年的銷售量只有9萬輛。這么一個年輕的公司要往美國出口汽車,這將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