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貼牌生產作繭自縛? 中國汽車已被“洋品牌

      2004-05-12 11:17:58 來源: pcauto 作者:佚名
        根據中汽協會行業信息部提供的數據:2004年1季度全國銷售的國產轎車品牌的排行榜中,前10位分別被“洋品牌”占領。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制造國,第三大汽車消費市場,到2010年,中國的汽車年需求量將接近1000萬輛,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然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在2003年全球100個最有價值的品牌排行榜中,中國汽車卻榜上無名。為什么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卻幾乎無自主的品牌?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汽車工業的一大遺憾。究竟是什么阻礙我們自主品牌的培育之路呢?

        消費者何以對“洋品牌”情有獨鐘?

        發展民族工業,支持民族品牌,是中國消費者一貫秉持的信念,但在來自世界各地的“洋品牌”面前,中國的消費者,怎么就放棄了對“民族品牌”的支持?歸根到底,就目前而言中國能夠贏得消費者信賴的民族品牌實在太少了,消費者實在難以抉擇。

        2003年,我國的私人購車比例為65%,其中85%是首次購車。在消費者普遍缺乏用車經驗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汽車的評判就比較簡單,只能從外形、內飾、配置等直觀方面了解,而對車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就很難做出全面的評判。能把一種產品的質量、服務等信息用一種集約的形式傳達到顧客和消費者心目中,并形成一種持久印象的,就是品牌。所以,消費者往往會選擇知名度高、自己認同的品牌。而目前在消費者中口碑較好的除了進口品牌就是合資品牌。

        最近國際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CBC(佳瑞)就汽車品牌知名度對5大城市的居民(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的調查結果:寶馬奔馳是消費者心目中最好的高檔轎車品牌;奧迪本田帕薩特是中檔轎車中最受歡迎的品牌;polo桑塔納賽歐富康則是經濟型汽車中的首選。

        企業貼牌生產會否作繭自縛?

        我們知道,中國汽車企業在目前無法與強者抗衡的情況下,大多選擇了與強者攜手合資,以“KD”(KD是英文Knock-down的縮寫,原意是“打散”,這里指散件組裝)方式生產汽車。而為了迎合市場的認同,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些車打的不是外方品牌就是合資方品牌。據說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一輛車一掛上了“合資”、“組裝”的名義,貼上一個“洋品牌”,“身價”就能順理成章的提高,市場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打開。舉幾個很簡單的例子:上海通用開始推出別克品牌時,兩個最高配置,一個起中國名字叫別克世紀,一個叫別克GLX,配置一模一樣,實際銷售的結果是,每賣出9輛GLX,只賣出一輛新世紀。上汽通用五菱推出雪佛蘭SPARK時,花了8個月時間做市場調查,以確定用什么樣的品牌營銷。同一款車,一個掛五菱商標,一個掛雪佛蘭商標,結果傾向購買掛雪佛蘭商標的人群是五菱的3倍,而且愿意出高于五菱10%的價錢購買。

        正因為眼前豐厚的短期利潤驅動,使多數的汽車企業都誤認為是找到了一條通向“汽車工業大國的捷徑”,于是不問品牌歸屬,不管自身資源條件,一味引進國外汽車品牌,上馬汽車項目,特別是中高檔汽車。反過來,正是中國汽車企業的這種行為,又潛意識地指導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國產=低檔,“便宜沒好貨”,企業間接套在消費者脖子上的“枷鎖”,使消費者盲目地追隨獨資或者合資品牌,一個品牌觀念上的惡性循環就這樣形成了。而一旦消費者認同、接受了國外品牌,那么,到時候就算中國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要改變一個消費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就有可能長時間停留在汽車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上,而非汽車“工業”大國,這必將阻礙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道路。

        短期利益能維持多久?

        “沒有品牌,造多少車都是別人的輝煌。”一汽老領導耿昭杰如是說。

        的確,雖然從短期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利潤率高,發展迅猛,但從長遠發展來,企業沒有自主的品牌勢必會受制于人,勢必會失去核心競爭力。與產品涌入相比,品牌的植入不僅可以低成本地利用了對方的勞動力和資源,而且可以迅速培育起自己的消費者,長期搶占對方的市場。相對而言,一個產品只能影響一段時間一定的消費群,而一個成功的品牌卻可以源遠流長,影響幾代人,甚至幾個世紀。可以說誰掌握了品牌的控制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難道,我們就這樣把主動權拱手相讓?而一旦喪失了主動權,企業同時喪失的將是生命力。一個沒有生命力的企業,不是被淘汰,就是成為別人的附庸。

        就象中國擁有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而全世界茶葉80%的利潤卻被不產一斤茶葉的英國拿走,因為他們擁有茶的第一品牌“立頓”,而中國充其量只是一個最大的茶葉出口國。國內汽車企業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全球性的競爭中,沒有自主品牌,最多擁有的只是市場的繁榮之表,而不能盡享利益增長之實。

        追逐“洋品牌”不如創“自主品牌”

        值得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已意識到:只有發展自主品牌,才能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發展。不僅奇瑞吉利哈飛等國內民族汽車企業從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全鏈條地培育起了自主品牌,上汽、東風、長安等也相繼將開發自主品牌的汽車提上了日程。

        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就明確表示:上汽集團將在5年內生產5萬輛自主品牌的汽車;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苗圩說:相信在我退休之前,一定能夠做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自己品牌的小轎車;而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長安集團董事長尹家緒向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汽車自主開發能力的提高,培育自主品牌防止汽車產業核心技術空心化》的建議。他公開透露,長安將在今年6月的北京國際車展上,推出第一個自主品牌的都市休閑車。長安有信心在5年內,實現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突破5萬輛。

        在此,我們期待更多的Madeinchina的汽車,能自信地貼上中國自己的品牌;希望更多的愛車族不再僅是“洋車一族”,而以開國產品牌車為榮。這需要一個過程,但并不遙遠。(解放日報)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日本免费高清欧美 |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 亚洲AV第一成肉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