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同一型號車的實際油耗比理論油耗平均高43%,同一型號的車,消費者實際使用的油耗比廠家宣傳的油耗平均高出43%,有的車型甚至高出一倍多,這是《成都商報》昨天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隨后經調查發現,這是由于目前國家對汽車油耗標識尚未明確限定,汽車廠家紛紛“討巧”將等速油耗作為宣傳口徑所致。
驚人的調查結果
8月15日起,在讀者中展開了歷時1個多月的真實油耗有獎調查活動,在回收到的3565份有效問卷中,包括重慶、大連、山東等地的讀者分別就120余種車型的實際油耗和理論油耗進行了反饋,其中包括寶馬、奧迪等豪華車,也包括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微型車、經濟型車等。
99.3%的車主提供的數據都顯示實際油耗高于理論油耗。在城區道路狀況下,81%的車主認為,開空調時實際油耗高出理論油耗40%以上,不開空調則真實油耗高出理論油耗30%以上;另有8%的車主表示,實際油耗是理論油耗的1倍以上;3.4%的車主表示,只有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駛狀況下,實際油耗才會接近理論油耗。綜合各方面的統計數據,總體來看真實油耗要高出理論油耗43%左右。
廠家的“討巧”做法
為什么廠家宣傳的理論油耗與實際使用油耗之間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道路狀況不一樣,開車習慣不同,油耗結果也不同。”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朱西產以他自己使用的別克君威2.0為例,“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百公里只需8升油,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則需12升油,單位的司機開車經常加減速,油耗高達15升/百公里。”可奇怪的是,“聽說在某次節油比賽中,該車僅需7升多/百公里。”
調查結果也顯示,大多數車型在不同用戶手中的實際油耗相差會很大,同等環境中的最高油耗與最低油耗相差也在3升左右,這往往與駕駛方法有很大關系。此外,專家認為,廠家在宣稱理論油耗上的“討巧”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理論油耗看上去非常低,甚至可能誤導消費者。
“測定燃油的標準有兩種,一種是等速油耗,一種是混合油耗。”朱西產介紹說,“等速百公里油耗是汽車在無坡度的平坦好路上以等速行駛時的油耗,并且一般每輛車都有一個最佳等速狀態,即在某一車速下該車的油耗是最低的,該車速即被稱為經濟車速,而這樣的油耗指標在你平日的駕駛中是永遠也達不到的。”
朱西產表示,“混合油耗是指,汽車要在一段指定的典型路段內設定不同工況行駛時的油耗,起碼要規定等速、加速和減速3種工況,復雜的還要計入起動和怠速停駛等多種工況,然后折算成百公里油耗。例如,我國有6工況循環油耗(貨車)和城市4工況循環油耗(客車),歐洲有ECE-R15工況循環油耗,美國有公路循環和城市循環油耗,這種油耗雖然與實際仍有差別,但要接近得多。”
“由于我國目前并未限定應該公布何種油耗,所以廠家幾乎無一例外地將等速油耗作為依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所長吳衛表示。
兩年內實施新規
在技術參數表中,蒙迪歐2.5V6的油耗標為:等速百公里油耗7.1L/100Km(80km/h);廣本雅閣2.4油耗的標識為7.3L/100Km(90Km/h等速);哈弗CUV2WD百公里油耗為7.1L/100Km(60km/h等速)。顯然,80km/h、90km/h和100km/h就是這些車的經濟車速。
特別是,由于目前我國對企業公布的油耗標準的監管體系并不完善,企業公布的油耗標準一般是由其自報給相應的技術檢測中心,雖然由該技術中心對樣車進行檢測,并有抽測,但并不能保證每輛車都能達到該標準。
“等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油耗,與實際油耗相差太大了。我國還沒有制訂相應的轎車混合油耗測試方法,是借鑒了歐洲的方法,而根據歐洲測試方法測出的油耗,一般2.0升排量的轎車也很難達到10升/100公里以下。”吳衛說。
他同時透露,新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已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按照第二階段限值要求,廠家對燃油標準的公布也會有一個統一的依據,“目前正在制訂中,預計一兩年內將會公布實施。”吳衛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