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告是一個絕對理論上的決殺。絕對的死角,這個勝利屬于發改委,屬于中機中心,屬于汽車權威們,屬于所有不愿被車商欺騙的人!”
最近,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下稱“中機中心”)發布公告,31個國內汽車廠家生產的407個車型具體油耗指標被公之于眾。 公告顯示,眾多車型的“實用油耗”數據與廠家標榜的“理論油耗”出現不符。上述便是一則盛傳于汽車圈內惡搞“理論油耗”的“黃健翔式語錄”。
真實油耗出爐
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醞釀兩年的轎車產品燃油消耗量(油耗)公告上周終于亮相,本次油耗由中機中心完成了相關測試工作。
一向以節油著稱的日系和歐系汽車品牌成為此次測試的最大贏家,在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1.3L~2.0L六種排量的車型中,日系奪得其中的3個排量的冠軍,歐系標致品牌出人意料地奪得另外2個冠軍,另外一個冠軍福特福克斯設計同樣來自歐洲,但是由于其福特汽車的身份,我們仍然把其歸納到美國品牌中。
本田汽車旗下的合資車型是此次測試的最大贏家之一,獨奪6個車型中的2個冠軍,其中剛剛上市的東風本田全新CIVIC在競爭激烈的1.8L車型中擊敗眾多對手奪得冠軍;廣州本田的飛度則成為1.5L排量的領頭雁。另外,1.4L和1.6L兩個排量的冠軍均被黑馬東風標致206獲得。1.3L和2.0L油耗冠軍花落豐田威馳和長安福特福克斯。
1.8L車型的油耗測試最具有戲劇性,由于目前1.8L排量是國內所有排量中車型最豐富的區間,其中福克斯、標致307和本田CIVIC等各大廠家的拳頭產品加入戰團之后競爭尤為激烈。最后本田CIVIC1.8L手動擋以最低6.9L/100km的成績擊敗其他車型,排名第二的是CIVIC1.8L自動擋,福克斯1.8L則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真實油耗測試中,1.8L排量的最低油耗比1.6L的冠軍標致206的最低油耗都要低出不少,同樣也超過大部分的1.5L和1.4L車型。
2.0L車型是另外一個競爭激烈的排量,最后福克斯以7.6L/100km擊敗同樣出自日系品牌的日產新車軒逸。此外,標致206的兩款1.4L和1.6L車型均奪得同級車的油耗冠軍,成為本次評選最大的黑馬之一。由于福克斯來自福特歐洲公司,加上標致206的異軍突起,歐洲品牌的油耗開始迅速和日系汽車接近。這也是本次油耗測試最大的亮點之一。
油耗貓膩曝光
然而,對于發改委統籌的真實油耗測試結果,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眾多汽車企業對此仍然沒有第一時間反應,業界甚至有懷疑中機中心進行的各項測評真實性的消息傳出。中機中心是一家第三方中介機構,全稱是“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三家股東投資成立,其出具的此份報告確實受國家發改委委托收集和整理。
“目前所有油耗數據都是來自國家認可的7家國家級實驗室的測試數據,實驗報告都被國家發改委認可。”中機中心負責油耗收集項目主任姚勇鄭重表示。
由于在中機中心披露的大多車型真實油耗報告中,一部分主流車型廠家公布的理論油耗與中機中心披露的真實油耗存在很大差距,甚至部分車型的測試油耗超過了國家現行規定的最低排放標準。首批31個廠家407種相關車型被披露的“測試油耗”表明,國內絕大多數車型“實測油耗”與廠家公布的理論油耗數據大相徑庭,甚至大多車型油耗值跟國內一線城市即將實施的第二階段限制標準有一定差距,而在這其中,包括奇瑞汽車QQ等國內銷量位居同級別車型第一的暢銷車型也被間接不點名“批評”。
發改委公告稱,目前,各汽車生產廠家自己發表的油耗數據,因測試條件和環境不同,不能達到標準的統一性。本次公告的數據將讓購車用戶有一個真正能夠比較油耗的標準。
“這次公示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一位強制標準起草人之一稱,目前有關部門制訂的實施申報公布制,強制廠家公布標準油耗制度將接連出臺。事實上,從國際經驗分析,油耗明示制度在全球已經非常普遍。用國家發改委的話稱,這主要是為了實現“三統一”,即統一測試標準、統一測試規范、統一檢測情況。
事實上,從此次發改委組織中機中心牽頭的測試目的來看,一則,發改委明顯希望通過權威測試指導汽車消費;二則,發改委希望實現上述“三大”統一,抵制此前眾多廠家隱瞞真實油耗。
調控“大手”指向汽車業
“從國家倡導構建節能環保型社會和和諧社會的大方向可以看出,國家發改委對于汽車產業的宏觀調控,尤其是對具體問題的調控聲音越來越強硬。”新華信高級研究員金永生認為。
一位廣州當地的汽車廠家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盡管有部分車型理論和測評數據存在差距,但諸如飛度和思迪等日系轎車一貫低油耗,也被真實地反映在測評的報告上,所以即便這份報道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在整體上應該可以反映大多車型的真實油耗。
至今,國家發改委今年已經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有關汽車產業具體政策,部分政策也開始產生了一些效應。這些政策包括3月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轎車全面解禁、中國汽車安全側面碰撞標準細則的問世以及8月初汽車真實油耗標準的公布等。
可以預見的是,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加大對汽車產業宏觀調控的力度。下一步,發改委的大手將指向汽車產業中的哪一環節?
除了一貫以來對整個汽車產業發展的把控外,汽車本身行駛安全、車身內環保安全標準等也是國家發改委需要迫切解決的難題。金永生認為,譬如車身內配件材料的環保標準、剎車系統指標的技術標準等都亟待解決。
不過,盡管調控力度很大,但是從目前各項政策實施的結果來看,很多高標準、嚴要求的政策影響并沒有真正“入海”。以此次真實油耗標準報告披露影響為例,北京一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仍然有大部分人群對該項政策的內容和實施欠缺了解。
相關分析
●專家觀點:中機公司項目主任姚勇
“發改委的車型綜合油耗數據實際上是來自國家認可的相關檢測機構。”姚勇透露,廠家新車在申請目錄公告的資料中必須有輕型汽車燃油消耗量的數據,這就是所謂的綜合油耗。
“現在網上和媒體中流傳的關于31個廠家和407個車型的真實油耗的表格和數字確實是發改委等相關部委牽頭進行的測試,是各個汽車企業以前第一次做新車型的目錄公告申請時向發改委上報的油耗實驗數據。”姚勇介紹說。
●廠家觀點: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劉裕和
在剛剛奪得1.8L排量車型油耗冠軍的東風本田執行副總劉裕和看來,此次發改委組織的油耗標準測試對于企業和消費者而言都具有指導意義。
“我們以前總說1.8L的CIVIC只相當于1.5L的油耗,但是消費者怎么會相信,他們會認為廠家在吹牛,但是這次統一測試的數據出來之后,已經給出了答案。”劉裕和說。
劉裕和介紹,在歐洲和日本等汽車市場成熟的地方,由于法規的限制和測試手段的權威,油耗實際上已經十分統一,“歐洲市場的車型公布油耗和實際油耗相差不大,因為幾乎所有的車型測試參考的標準都是類似的。但是在中國市場,不同廠家參展的標準不一樣,基本上都是在最省油的車況下測定油耗,這只是一個理論意義上的極限節省油耗,實際行駛時是根本達不到的。”
徐蘇買的伊蘭特已經跑了兩年,但是他始終對于愛車的油耗有著模糊的認識,“這車的標定油耗只有6L,但是我幾乎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數字,我的伊蘭特日常油耗大約在9L左右,好的時候可以低于這個數字,但是基本上都在9L/100公里徘徊。”徐蘇說。
此次發改委公布的伊蘭特1.6L油耗現實,實際上伊蘭特1.6L的油耗數據為8L/100公里,比伊蘭特標定的數據高出2L左右。
其實我們也很納悶,油耗的數據大家統一就行了,何必遮遮掩掩的呢?我覺得發改委把所有車型油耗公布天下,這樣,一些有貓膩的車型也藏不住了。
記者觀察
汽車競爭將進入“數據時代”
長期以來,消費者買車前很難看清目標車型油耗高低的廬山真面目。由于廠家公布的油耗多數是恨不得在飛機場跑道上測出的勻速理想工況油耗,所以4S店的銷售人員大可以理直氣壯地用那些“驢糞蛋表面光”的油耗數據“忽悠”人。值得慶幸的是,日前,終于有跡象表明這種局面將出現改觀。
在油價節節躥升的今天,汽車實際油耗對消費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數據。舉例來說,假設同級別、同排量的兩種車型百公里實際油耗相差3公升,一年中消費者駕車跑2萬公里計算,按照目前的油價,低油耗汽車就能比高油耗汽車省下600公升油,差價在3000元以上。如此一參照,消費者的購車選擇應當會更加準確,也有利于節約型汽車社會的建設。
當然,汽車油耗也不是消費者看重并且亟須用準確測試反映的唯一數據。汽車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表現近日也有了數字化的衡量方式,那就是中國新車安全評價標準C-NCAP。記者認為,與汽車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數據在中國消費者購車前起到的參考作用還不是十分明顯。我們的專業性要相對弱一些。相反,不成熟、對汽車了解不夠深入的消費者對一些外在、膚淺的市場炒作手法更加“敏感”,例如廠家的降價噱頭等。談到這,突然想起NBA衡量球員是否優秀非常重要的東西——也是數據。舉例來說,姚明一場比賽得多少分、幾個籃板、幾次助攻、幾個遠投等,一連串的數據是實力的最好證明。我想,對于汽車這種需要實打實證明的工業產品來說,數據也應當是訴說其品質的最主要的參照物。
當然,數字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注水”的。無論是油耗數字,還是安全標準衡量數字,可信的前提都是必須在有效監督下得到。例如,用于碰撞試驗的車最好借鑒國外一些檢測組織機構的經驗,從生產線上隨機抽調一批不算,還要再次從這一批中隨機抽選,避免廠家為得到高星級評價對車“做手腳”。油耗等測試數據也應當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