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成就經典 大眾新甲殼蟲設計解讀
甲殼蟲作為大眾汽車品牌一直以來的經典車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當2003年老版甲殼蟲徹底退出歷史舞臺,1998年面世的新甲殼蟲也通過不斷進取和創新,再次豎起了經典個性的旗幟。它的外形設計仍然保留著過去經典甲殼蟲的動人風采,而它獨一無二的個性又讓它屹立于汽車時代的潮流之上。大眾汽車品牌目前正在舉辦的“大眾自造”活動中那輛“活力巨蛋”創意車也正是來自于這款新甲殼蟲的造型。
新甲殼蟲的誕生——以創新繼承經典
在設計新甲殼蟲時,設計團隊最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保持老甲殼蟲的韻味,讓傳奇在新時代得到延續?在設計師們的努力下,1998年發布的新甲殼蟲外觀上保持了大圓輪罩、凸發動機罩、大弧度車頂、圓形大燈等標志性的設計元素,并且車表面更加簡潔,整體更為統一,同時融入現代時尚可愛氣息,將老甲殼蟲成功升級。
自1998年新甲殼蟲正式投放市場之后,2005年迎來的第一次小改款,按照一般的車型7年已應該是大改款換代的時間了,不過對于甲殼蟲來說7年小改還有點過早的味道,老甲殼蟲幾十年沒有大變的造型足以證明經典的造型不需要依賴頻繁的升級來獲得市場,而大眾汽車也相信新甲殼蟲的外觀設計足以抵抗歲月磨練。小改款新甲殼蟲引入了甲殼蟲Ragster概念車的一些元素,在整個圓潤的外觀之中大膽的融入少許銳利,適當的中和更加符合現代時尚的審美理念,同時更注重對細節的考究,使得新甲殼蟲的設計更加完美。全新的燈組、優雅的線條、新穎的色彩都讓新甲殼蟲更具吸引力。

大眾汽車新甲殼蟲前臉
前臉:可愛與時尚的融合
新甲殼蟲的設計十分優秀。前臉部分,新甲殼蟲的保險杠進氣口為三分式,中間營造出一個小U口造型,兩側的扁長風口嵌入橢圓霧燈設計,整個保險杠顯得更為運動。前翼子板造型在整體包圍圓潤曲面基礎上,在外側加入了切面的鋒利感,使得在圓潤可愛的主形之下動感得到提升,也增加了工藝美感。前大燈為橢圓形,整個大燈采用透明清晰的設計,展現出十分靈動的趣味感,看上去就像一雙俏皮的雙眼。轉向信號燈為四邊銳角,同時外廓拉長顯得更精準。新甲殼蟲發動機罩與保險杠形成一個過渡臺面,也是銳利設計意圖的體現,同時讓細節更加深入從而豐富視覺看點。

大眾汽車新甲殼蟲側面
車身:經典三圓形的新生
新甲殼蟲的側面最大的亮點就是其拱形的一體式圓弧車頂,車頂與前擋風玻璃形成無夾角流暢過渡,A柱更加前移。整個側面可以看成是三個半球圓弧構成,最大的就是車頂弧面,而另外兩個則是前后兩個圓胖車輪罩,加上被輪罩大包圍著的輪轂以及輪胎,側面韻味就如其名,一只好動的甲殼蟲形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Q味十足,而圓潤的造型也將風阻降低到0.38 Cd。采用兩門四座設定的甲殼蟲,車門面積很大同時無腰線的設計也讓側面顯得十分簡潔,而前排座椅位置也正好可以讓乘員頭部空間落在弧度范圍,增加舒適感。

大眾汽車新甲殼蟲尾部
尾部:精致的動感
新甲殼蟲的尾部與前臉一樣融入了銳利元素,側面的豎直切面延伸到保險杠下方。保險杠的也有原來的大面轉彎過渡,變為出現一條明顯的特征過渡線條,保險杠下方則增加了細長網狀氣口設計,讓尾部顯得更加精致。尾燈為紅白套圓搭配設計,形象更生動活潑,帶來新的視覺亮點。
甲殼蟲的未來之路:以創新成就經典
在甲殼蟲蛻變為新甲殼蟲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人提出自己的意見,希望能改變甲殼蟲的外形,改變甲殼蟲的味道,乃至改變甲殼蟲的名字,但是這一切都不會改變。在1978年在德國生產的最后一臺甲殼蟲下線后,大眾汽車的廣告語是傷感而堅定的:“我們將保持這個外型,直至最后。”這是2100萬甲殼蟲用戶的共同心聲。甲殼蟲的味道來自熱交換器,在其他汽車還沒有熱風,在冬天只能穿著厚重的衣服駕駛的時候,甲殼蟲車主只需穿一件毛衣就可以度過整個冬天。當然甲殼蟲的名字更不會更換,就像大眾汽車美國公司董事的阿瑟•萊頓為甲殼蟲所寫的贊歌一樣:“沒有任何一輛車有甲殼蟲那樣的社會效應……它成為社會風情的一部分。它有著屬于自己的神話,人們為它寫書、出版雜志,為它像明星一樣拍電影……以它為主角的笑話數以百計……在漫畫中成了對抗上流社會的造反者。”
從甲殼蟲到新甲殼蟲,是一次完美的破蛹化蝶的過程,而其經典的圓潤線條雖然飽經歲月磨礪,仍然熠熠發光。正是由于新甲殼蟲經典時尚的外形設計和其本身承載的生活態度,造就了甲殼蟲在全球的奇跡。這樣的甲殼蟲將按照自己對未來汽車的理想邁進,用創新成就經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