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旅客出行效率 深圳機場全球首個VPD泊車代駕試點發布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智能泊車是2024年汽車市場中的熱詞之一,智能泊車使用概率越來越高。而泊車代駕或許是智能泊車又一個進階,試想一下假設你開車到機場坐飛機,通過代客泊車功能去代替你找車位、泊車位這個階段,到了機場自己可以直接去辦理登機手續。
1月13日,深圳機場自主泊車代駕啟動測試發布儀式。本次是華為乾崑智駕泊車代駕VPD(Valet Parking Driver)在全球首個機場的商用試點,旨在通過智能駕駛技術提升機場停車、找車效率,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體驗。
深圳機場作為灣區門戶和城市窗口,2024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萬大關。單個停車場日均車流量7000臺次,人車流量大,對于車輛停車躲障、人員找車位有更好要求。華為乾崑智駕ADS 3.0在這種要求更高的環境下帶來泊車代駕VPD功能。
泊車代駕VPD功能可以讓車輛無需駕駛員留在車內即可自主導航至指定車位或響應召喚自主巡航至乘客位置。同時,乘客可通過手機APP實時掌握車輛周邊環境、位置及狀態信息。泊車代駕VPD自主巡航泊車和一鍵召喚兩大功能,完美解決旅客到機場趕飛機快速停車、返程后快速上車的場景需求。
當旅客到達機場停車場下客區,下車后通過手機APP操控,選好目標車位即可奔赴候機廳。泊車代駕VPD會自主巡航并準確泊入目標車位,在行駛過程中可自主會車避讓、禮讓行人,并在目標車位被占時自尋空車位。
泊車代駕VPD還支持一鍵召喚功能。旅客只需要在自主泊車代駕等待區里,可通過APP讓車輛自主泊出并智能巡航到停車場上客區,解決了自己去車位的過程。
華為聯合深城交等企業,在深圳機場率先落地首個自主泊車場景,共同打造落地車路云首個商業化應用。以后華為乾崑攜手更多伙伴,將泊車代駕VPD逐步推廣到高鐵站、居民樓、寫字樓、商超,目標是為了在任何地點、場景下提升用戶的停車效率。
華為乾崑智駕依托自主漫游、自主學習底層技術支撐,成功攻克了封閉園區復雜路況、停車場多變場景等重重難關,實現了無需事先記憶,首趟即可用;不受車位限制,有位就能停;自主學習進化,越開越好開的場景突破和用戶體驗。未來,華為乾崑還將推出“泊車無憂”權益,從更多維度保障用戶使用此功能便捷性。
在VPD泊車代駕試點發布的媒體交流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針對VPD一些問題,還有發展方向做出解答。
問題一:深圳機場有VPD的試點外,后續會開發哪些機場?第二個問題是除了機場場景外,還有什么其他的場景會擴展?
靳玉志:除了深圳機場外,國內其他的機場我認為肯定也會考慮,因為這個是完全無人了,依賴當地的交通法規、政策允許,在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做試點或者是完全商用的放開。第二、除了機場,高鐵站,或者是人流比較多的商場也會開始適應,舉個例子,商場有地下五六層停車場,人到那邊停車是很不方便的,會把五、六層停車場變成完全無人的自動泊車的場景。這樣反正沒有人進去,可以把車位變得更窄一些,空間利用率更高一些。
問題二:市面上都有很多自主泊車,它在底層的技術支撐、用戶體驗上有哪些區別?另外一個問題是您剛才說到后續VPD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它會對于停車場相關的基礎設施有什么要求嗎?
靳玉志:現在VPD自主泊車代駕的底層技術支撐和早一段時間發布的車位到車位,華為ADS的車位到車位,它的底層技術上是完全保持一致的?,F在的VPD不再采用記憶的方式,它的技術門檻初期開放的車場位會少一些,因為要跑了以后才能形成真正我們認為安全以后才能放開,會慢一點。它的好處是對用戶的價值非常高,你到機場來一個陌生的用戶也會找一個車位停,第一次也能用。而且在各種場景下都可以適用,不是你家里有固定車位才能用,這是底層技術來說和行業可能目前其他不同的地方。
問題三:在復雜的環境下,VPD怎么保證使用安全和可靠性?
靳玉志:在復雜停車場環境下,VPD 通過打通自主泊車、低速行駛、準確識別避讓人和車輛等技術能力,可應對狹窄車位(兩側預留 20 公分以上)及障礙物多的場景,自動泊車2024 年自動泊車全年累計 1.02 億次,成功率高。
問題四:VPD代駕泊車其實是一種完全無人駕駛,那么發生碰撞或者摩擦,這種責任是如何劃分?
靳玉志:針對無人場景下可能出現的碰撞或摩擦問題,華為和保險公司聯合推出 “泊車無憂” 險,因自動泊車能力比人工更安全,在極限情況下出現擦碰可通過保險解決。而且這套系統對能夠對人、對車、對行人、對車本身對周邊的識別能力要非常強。
問題五:這個VPD后面還會有進一步的功能形態的升級嗎?比如說今天看到的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功能,后面還會有新的功能出現嗎?
靳玉志:未來 VPD 應用場景會擴展到自動充電、自動洗車等,車可在園區自主前往相應區域,進一步釋放用戶時間。
問題六:對于今年智能駕駛市場有哪些研判,認為有哪些趨勢的發展?
靳玉志:今年智能駕駛會加速發展,15 萬以上車型智能駕駛可能成標配,L2 功能向低端車型滲透,同時隨著國家 L3 試點推進,會往更高階智能駕駛邁進。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潘洪瀚)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