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新汽車電池技術 續航或超5000公里
2019-02-20 16:40:59
作者:曾惠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據外媒報道,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新的電池技術,通過一種電池液生成驅動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電能和氫氣,極大縮短了電池“充電”時間,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可以超過5000公里。
普渡大學在高爾夫球車、小型摩托車上對這項技術進行測試。據悉,該新型電池技術是基于一種“流體”系統而研發的,相比起此前被報道過的蘇格蘭的“流體電池”技術而言,美國的這項新電池技術不需要薄膜使離子通過兩個相互隔開的電池液“容器”,而是只使用一個電池液“容器”。
據當前的進展,研究人員認為它可以為電動汽車提供3000-3600英里(約4828-5793公里)的續航里程。雖然,研發人員說續航將超5000公里,但其實用戶依然需要每行駛300英里(約480公里)需要更換一次電池液,就像加油一樣比充電時間短很多。此外,每3000英里(約4828公里)還需要更換一次電池的陽極材料,每一次的花費預計為65美元(約合人民幣440元)。
普渡大學知名教授約翰·庫什曼(John Cushman)稱,通過一種電池液能夠使得電池有更大的能量密度,這也就意味著搭載在車上的電池重量將會更輕,續航里程將會更長。除了可以產生電能和氫氣外,該技術還能以更低的壓力進行存儲,與常規氫能源汽車相比,極大提升了氫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