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加大在華投資 中國穩居其最大市場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日前,保時捷官方公布了公司在2017年全球市場的營收和利潤情況,交付量、營業收入、銷售利潤和員工人數方面均創新高。其中,新車交付量達246,375臺,同比增長4%;營業收入235億歐元,同比增長5%。同時,銷售利潤增幅7%達41億歐元(2016年為39億歐元)。利潤回報率由去年的17.4%增至17.6%。同時,截至2017年末,保時捷全球員工總數達29,777名,同比增長8%。
而中國市場的新車交付量從2016年的65,246輛漲至71,508臺,漲幅達10%,2018年達到8萬輛也并非難事。在連續第三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之余,賣得最好的是Macan和Cayenne車型,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全新Panamera的預訂數量上。而以718 Cayman和Boxster為代表的雙門跑車也在中國市場首次拿下全球銷量第一頭銜,使得中國市場成為保時捷雙門跑車成為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場!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博士(Dr. Oliver Blume)在年度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卓越的年度財務表現印證了我們發展戰略的正確性。正是如此高水平的盈利,讓我們有能力支持一項史無前例的發展計劃。”保時捷加大在華投資的計劃除核心的跑車業務外,還將在2022年之前投資超60億歐元用于研發Mission E衍生車型、現有產品系列的混合動力車型和電動車型、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智能移動出行。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博士(Dr. Oliver Blume)
而關于坊間傳聞的國產計劃,保時捷在3月16日于德國斯圖加特的年會上由奧博穆表示,將不會考慮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而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Lutz Meschke)則表示,未來如果保時捷單一車型在華年銷超過10萬輛,保時捷或許將考慮該策略。至于為何不想國產,麥思格的理由有二:①中國消費者對德國生產和德國制造更認可,在德國制造更能彰顯其高端品牌的定位;②“國產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目前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規模還不足以支撐起國產化的策略。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Lutz Meschke)
“放眼全球,每個地區的發展步調均不相同,因此,我們在過渡時期也將采取盡可能靈活的策略。”奧博穆表示。未來十年,保時捷將以涵蓋燃油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跑車的產品設置,沿襲經典的保時捷風格,延續三管齊下的戰略。雖然財報喜人,麥思格仍強調,“然而,我們仍然堅持至少15%的戰略性回報目標,這意味著我們在將來必須要挖掘包括實體汽車業務在內的各個領域的潛在增長力。”
保時捷設計工作室由費迪南德·保時捷(Prof. Ferdinand Porsche)創立于1931年的德國斯圖加特,17年后其子費利·保時捷(Ferry Porsche)把理念變成了現實,創立了保時捷跑車品牌。而自2001年進駐中國市場以來,保時捷已在中國共擁有101家銷售網點。(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刁國安)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