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機油好壞的五大性能指標
評價機油好壞的五大性能指標分別是粘度指數、CCS 表觀粘度、抗磨實驗鐵離子含量、蒸發損失量和氧化安定性。粘度指數體現機油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穩定性,越高越佳;CCS 表觀粘度衡量低溫流動性,數值低說明低溫性能好;抗磨實驗鐵離子含量越低,抗磨效果越好;蒸發損失量小,機油消耗就少;氧化安定性數值越大,機油抗氧化能力越強、壽命越長。這些指標共同助力判斷機油品質 。
首先來看粘度指數,它就像是機油的“溫度調節器”。當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運轉,溫度大幅波動時,粘度指數高的機油能始終保持穩定的粘度。比如在高溫的夏日,它不會變得過于稀薄而失去對發動機部件的保護;在寒冷的冬季,也不會過于粘稠導致啟動困難。這樣穩定的表現,能確保發動機在各種溫度環境下都能順暢運行,減少部件間的異常磨損。
CCS表觀粘度主要聚焦于低溫環境。在-30℃這樣的極寒條件下,它決定了機油能否迅速流動到發動機的各個部位。進口高端機油大多在4300 - 6500粘度單位,較低的數值意味著機油在低溫時能快速“跑”到需要潤滑的地方,讓發動機在冷啟動瞬間就能得到良好的保護,降低啟動時的磨損。
抗磨實驗鐵離子含量直接反映了機油的抗磨能力。發動機內部部件在高速運轉時相互摩擦,抗磨性能好的機油能有效減少這種磨損。當車輛正常行駛一萬公里后檢測廢機油中的鐵離子含量,API和GB均要求不超100個單位,而進口高端機油大多在10 - 60個單位,越低就表明機油對發動機的保護越到位。
蒸發損失量體現了機油在高溫下的穩定性。在250℃高溫環境下保持一小時,機油會有一定的蒸發損失。API標準要求不高于15%,GB要求不高于20%,進口高端機油一般在6% - 8%。這個數值越小,機油消耗就越少,也能減少因機油蒸發而帶來的積碳等問題。
氧化安定性是機油抵抗氧化變質的關鍵。通過旋轉氧彈測定儀測試,旋轉氧彈數值越大,說明機油抗氧化能力越強。抗氧化能力強的機油,能在長時間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延長自身的使用壽命,減少因氧化而產生的油泥等有害物質。
這五大性能指標從不同方面反映了機油的品質,它們相互關聯又共同作用。在選擇機油時,綜合考量這些指標,才能為愛車挑選到最合適的“保護神”,讓發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