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是如何計算的
車險的計算較為復雜,由交強險和商業險兩部分共同構成。交強險全國統一收費標準,依據車輛座位數和使用性質確定首年保費,次年開始根據上一年度出險情況浮動。商業險包含多個險種,各險種計算方式不同,像車輛損失險與基礎保費、車輛購置價有關,第三者責任險取決于賠償限額,盜搶險則與車輛實際價值掛鉤。此外,車輛使用性質、駕駛人員情況等也會影響商業險保費。
先來說說交強險。家庭自用6座以下的車輛,首年保費是950元,6座及以上則是1100元 。從第二年起,交強險保費就會根據上一年度的出險情況進行浮動。要是上一年沒有發生有責任道路交通事故,保費會下浮10%;連續兩年未發生,下浮20%;連續三年及以上未發生,下浮30%。但如果上一年發生一次有責任不涉及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保費不變;發生兩次及以上有責任道路交通事故,保費上浮10%;若發生有責任道路交通死亡事故,保費更是上浮30%。
再看商業險。車輛損失險保費計算公式為基礎保費 + 車輛購置價×費率。例如一輛購置價為20萬元的汽車,基礎保費是500元,費率為1%,那么車損險保費就是2500元。第三者責任險保費根據賠償限額來定,賠償限額越高,保費也就越高,比如賠償限額5萬元的保費大約是700元,10萬元的約900元。盜搶險保費一般是車輛實際價值乘以盜搶險費率。
此外,車險計算還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車輛使用情況,像是行駛里程、使用頻率等;車主的駕駛記錄,駕駛習慣良好、記錄佳的車主往往能享受優惠;車輛品牌型號配置不同,保費也有差異;不同地區的交通狀況、治安情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保費的高低。
總之,車險的計算是一個綜合多方面因素的過程。交強險有明確的全國統一標準及浮動規則,商業險各險種有各自的計算方式,同時還有眾多影響因素交織其中。車主在購買車險時,只有充分了解這些,才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車險支出。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