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輪胎是否需要更換
判斷輪胎是否需要更換,可以從磨損程度、使用年限、是否受損這幾個方面考量。當輪胎磨損至距離凹槽最深處6mm左右(或接近普通家用車1.6mm、卡車2.4mm的磨損標記),抓地力會降低,影響行車安全,應及時更換;若使用超過5至7年,輪胎會老化,即便保養良好也建議更換;此外,輪胎出現鼓包、變形或補胎次數過多等情況,繼續使用有爆胎風險,也需更換。
首先來看看磨損程度。輪胎在日常使用中,胎面會不斷與地面摩擦而逐漸磨損。我們可以留意胎面凹槽處的磨損極限標識,一般厚度約2mm 。當輪胎厚度磨損至距離極限標志4mm,也就是距離凹槽最深處6mm左右時,就意味著輪胎該換了。對于普通家用車,還有一個更直觀的標準,就是當輪胎磨損接近1.6mm的磨損標記時,花紋基本磨平,抓地力大幅下降,在雨雪天氣行駛極易打滑,所以最好提前更換。
接著說說使用年限。汽車輪胎主要由橡膠和聚合物構成,一般使用壽命在5到7年。隨著時間推移,即便輪胎保養得不錯,但超年限后關鍵性能還是會降低。我們可以通過輪胎外側橢圓形圓圈內的4個數字查看生產日期,前兩位代表生產周期,后兩位代表出廠年份。一旦輪胎服役超過建議年限,即便表面看起來沒問題,內部橡膠也可能老化,出現裂紋、表面硬化、失去彈性等情況,繼續使用胎面容易變形,爆胎風險大增。
最后談談輪胎是否受損。輪胎鼓包或變形是很危險的信號,這意味著內部的簾布層或鋼絲可能已經斷掉,繼續行駛隨時可能爆胎,必須立即更換。另外,補胎次數也有講究,雖然不同廠家標準略有差異,但大部分建議扎釘補胎不要超過5次,補胎次數過多,高速行駛時危險幾率增加,出于安全考慮也應更換。
總之,輪胎關乎行車安全,日常要多留意輪胎狀況。從磨損程度、使用年限、是否受損等多方面考量,及時更換輪胎,才能保障出行安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