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更換制動液的原因是什么
2025-04-08 22:58:14
作者:資訊小編
定期更換制動液原因不少。制動液有使用期限,未開封保質期約3年,開封后縮短至1年。在存放和使用中受環境影響,性能會下降。過期制動液會產生乳化現象,出現氣泡,在剎車管路中聚集形成氣阻,影響制動液壓力正常傳遞,導致制動效能下降,極端情況會剎車失靈。
制動液吸水性強,長時間使用吸收水分,沸點降低。車輛下坡或激烈駕駛時,制動系統產生高溫,可能使剎車油沸騰產生氣泡,嚴重影響剎車系統正常工作。
長期使用制動液還會讓制動泵內皮碗和活塞磨損,制動液變渾濁,喪失原有效能。制動液氧化變質會產生雜質,顏色變黑,腐蝕制動系統,降低剎車性能。
制動液關乎行車安全,雖超規定時間日常駕駛可能無明顯異常,但性能已下降。當出現特定情況就需留意。比如車輛制動跑偏,要檢查制動系統并更換制動液;制動效果下降,換季尤其冬季發現制動效果變差,要及時更換;車輛正常行駛4萬公里或制動液連續使用超過2年,制動液易變質,需更換。
日常駕駛中,若車輛在40公里以上速度行駛,猛踩剎車后制動距離明顯增長,排除其他因素,可能是制動液問題;剎車力量時有時無,可能是制動液中水分超2.5%,高溫使氣泡增多,剎車力不穩;踩下剎車踏板感覺變軟,頻繁剎車后即使踩到底也缺乏彈性,也是制動液變質跡象。
制動液保養更換周期一般是行駛4萬公里或2年,但因車型、品牌、行車環境而異。在溫度高、濕度大的地方,更換周期要縮短。不同品牌、型號制動液不能混用,以免產生化學反應影響制動效果。
為了行車安全,一定要重視制動液定期更換和檢查,選用與保養手冊相同級別及規格的制動液。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