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要不要換制動液
判斷要不要換制動液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按車輛里程及使用年限判斷:車輛行駛 2 年或 5 萬公里需要進行制動液更換,里程與使用年限先到者為準。但客戶可能會忘記上一次的更換周期。
2. 通過制動液顏色及雜質情況進行判斷:制動液長時間未更換系統中會出現雜質、絮狀物,顏色會發綠或發黑這些現象都標志著制動液需要進行更換。有些車輛制動系統中已經被污染變色,即使更換新制動液從制動液儲液罐外表查看仍然很黑,所以需要使用注射器從制動液儲液罐中吸出 20ml 進行查看。不過,有些車輛使用不足 2 年或 5 萬公里也會出現制動液變色的情況,判斷準確性低。
3. 使用濕度計進行判斷:濕度計是測量制動液中含水量情況的檢測儀如含水量超過 4%建議客戶更換制動液。 將濕度計探頭插入制動液儲液罐 ,確保探頭完全浸入制動液中,按下電源按鈕查看含水量情況。但這種方法準確性差,極易造成客戶投訴,不建議使用。
4. 使用沸點檢測儀進行判斷:制動液具有吸濕性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會升溫,如沸點低于標準值系統中可能會產大量空氣,從而影響制動性能。制動液沸點標準值:DOT3>140℃、DOT4> 155℃、 DOT5> 180℃。但檢測儀成本高、操作復雜。
5. 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判斷:
- 目視法:打開制動液壺蓋,如果剎車油已經變渾濁、變黑,必須馬上更換剎車油。
- 猛踩剎車法:正常行駛車輛在時速 40KM 以上,然后猛踩剎車,如果剎車距離明顯變長,就可以斷定剎車油出現問題,這時要查看是否要更換剎車油。
- 正常行駛剎車發軟、不穩:如果剎車踏板踩下去發軟,這時就應該考慮更換剎車油,如果剎車油變質,會使剎車踏板即使踩到底也會給人軟綿綿的感覺,而且頻繁的剎車產生高溫使剎車油中吸收的水變成水蒸氣,使剎車油中聚集氣泡,會導致剎車力不穩定。
- 剎車警報燈情況:在緊急制動或者是連續制動后,剎車警報燈亮起閃爍,處于時有時無的狀態。
- 剎車距離變長:在正常行駛中,時速超過 80KM,立刻采取緊急制動措施。車主明顯感覺到,剎車距離比以前拉長。
- 制動踏板反饋:在剎車的時候,通過制動踏板的反饋,感覺到忽輕忽重。剎車油并沒有具體的更換周期,主要在于其含水量的多少。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