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2017款馬自達CX-5怎么樣及2017款馬自達CX-5的動力如何
外貌大概是最顯眼的變化。
不考慮威力只看外形,第二代CX-5確實變得犀利了許多。細長的大燈樣式接近CX-4,進氣格柵取消了老款的橫條,改為更具運動感的蜂窩狀。格柵下緣的鍍鉻飾條也較厚,末端深深嵌入燈罩下。加上減少為兩個燈泡的LED霧燈,第二代CX-5的正面看起來相當水平。
接受新事物總是需要一個過渡。當你第一次看到新CX-5的這種外觀時,許多人真的會習慣它:這種斜視太粗魯了。但我拍了一組照片后,去看旁邊停著的老款,感覺老款缺乏科技感。為什么大燈還是感覺像死魚眼?對了,還有個好消息。所有的LED大燈現在都是CX-5的標配,所以你不用擔心要花多少錢才能去掉鹵素大燈。
現在有了量產的LED燈泡,汽車廠商都愛把大燈做得越來越小,但是我們十幾年來已經習慣了大燈的比例,想要一下子改變這種審美習慣并不容易。以奔馳新E級為例。很多人覺得E級車尾不夠大氣,因為尾燈尺寸和C級基本一致,和車身尺寸比起來有點小氣。
我剛剛問了新E級造型總監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大燈變大容易,變小難。新E級的尾燈尺寸是為了表明我們有能力把尾燈做得更小,而現在的趨勢是小尺寸的燈更能傳達科技感。想想越來越多的狹長尾燈,似乎也有道理。第二代CX-5的尾燈也明顯更小。嗯,感覺真的很運動。
內飾緊跟潮流,配置查漏補缺。
上一代CX-5和改款前的阿特茲(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內飾是一樣的風格,這套中控也是之前的阿特茲被車主投訴最多的一點。深深嵌入中控臺的屏幕就像90年代的球幕電視,現在第二代CX-5終于用上了馬自達家族的全新中控模式,屏幕獨立。除了支持CarPlay,還變成了電容屏。雖然尺寸還是7寸,但是觀感不止一個檔次。
除了造型設計,老款CX-5使用的材料似乎也有點過時。現在新CX-5的內飾增加了幾道縫線,中控和門板也采用了大面積的軟性材料覆蓋,所以整個車廂的高級感至少在同級車中不再過時。
有趣的是,新的CX-5實際上在前排使用了夾層玻璃。看來馬自達也知道它的舊車隔音效果很差。標配共有四個2.1A USB快充口,但后排的那個隱藏在中央扶手里。這個位置太隱秘了,如果后排坐滿了,充電線的插拔會非常困難。全LED大燈、GVC、無鑰匙啟動、自動啟停和AutoHold都是全系標配。由此可見,CX-5擁有無鑰匙進入、電動尾門、主駕駛記憶座椅、自動大燈等配置,相當厚道。高配車型頂配有抬頭顯示和自適應巡航,但這些和主銷車型關系不大。
第一代CX-5中期重新設計的時候,修復了一些bug,比如后排增加了出風口,但是后排直靠背的問題沒有解決。現在第二代CX-5終于增加了調節后排靠背角度的功能。雖然總共只有兩個檔位,但至少可以讓你在微躺的角度放松一下。CX-5的乘坐空間在同級中并不算大,后排平臺也有比較高的p
如開頭所說,CX-5的動力總成并沒有創新,依然沿用上一代的2.0L/2.5L自然吸氣發動機,但2.5L會增加兩驅版本,這一定是最令人耳目一新的車型。2.0L和2.5L如何選擇,是很多人糾結的問題。其實2.0L的初期反應已經很輕快了,配合降檔反應靈敏的變速箱。在城市中正常起步,跟車沒有問題,半油門時的動態響應完全夠用。但在高速公路上需要快速超車時,如果踩地板油,2.0L發動機會轟鳴兩秒,這是2.0L和2.5L發動機最大的區別。如果你跑很多高速公路,甚至偶爾想開CX-5劈山路,2.5L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代CX-5標配了自動啟停和帶AutoHold的電子手剎,可以協同工作,啟停動作也是小而快,在節油和用戶體驗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人們總會抱怨馬自達的底盤硬,隔音不好,但這一次新的CX-5與上一代相比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無論是細微震動還是大坑,新CX-5的懸掛處理都非常迅速,整車隔音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就像吳哥塞拉嘈雜顛簸的后排一樣,未來可能不會再有馬自達了。
總結:
第二代CX-5最大的變化是外形,變得明顯犀利。內飾設計和配置層面的升級介于查漏補缺和錦上添花之間,尤其是新的配置,比如LED大燈和電動尾門,非常到位。在同級對手中,CX-5擁有出色的機動性和燃油經濟性,現在它擁有了更具未來感的外觀,內飾和配置的升級大大提高了性價比。
[長安馬自達CX-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2.0印象]
突出優點:外觀犀利;動力輕,操控性優秀;豐富的儲物空間。
主要短板:座位空間沒有增加;2.0L動力中后期偏弱。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