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jasper
知嘹汽車真的想不明白,都已經2025年了,新能源的占有率都過半了,怎么還有各種離譜的“新能源謠言”在亂飛?甚至還有人能說出“低于1.5元都是劣質電”這種說辭?
近日,知嘹汽車看到有些網友的發言真的氣笑了,說電車起火是因為用了“劣質電”,建議充1.5元/度以上的電,五毛六一度的家用電“不純”,容易起火。甚至該網友還科普了自己比較喜歡用的電,是來自新疆的風力發電和葛洲壩的水力發電,用了“動力好”,山西產的電質量差,還要加燃電寶。
就是這樣“抖機靈”式的言論,卻讓很多不了解的網友深信不疑,以為電車跟燃油車一樣,充的電有92/95/98標號之分。

汽油標號之所以有不同,是辛烷值的差異,壓縮比更高發動機需要辛烷值標號更高的車型避免爆燃,但是電能只需要穩定的輸出電壓和頻率,它的本質是電離子的運動,毫無“質量”之分。
雖然不同的產電方式會導致電壓、頻率的差異,但是國家電網送電后都有嚴格的統一指標,也就是說,無論充電的價格多少,大家充到電池里的電都是相同的,輸送的電壓也自然是相同的。

除了這種離譜的“劣質電”的傳言外,還有一些謠言聽起來則更加真實。
有謠言稱,新能源的動力電池只能用8年,到了8年后就完全不能用了。因為電車的動力電池本身就存在衰減現象,而且到目前為止開到8年的新能源車樣本量不足,所以不少網友都對這個謠言深信不疑。

衰減不假,但8年或“多少公里”就完全報廢的言論卻實屬無稽之談。歐洲某租車公司的一臺特斯拉Model 3在6年內行駛了60萬公里、有網約車主的比亞迪五年跑了30萬公里,這些例子里的電池仍然耐用,衰減僅不到兩成,充滿電仍然能跑幾百公里。
電池的衰減與年份確實有關,內部化學材料本身就有衰減特性,但是從生產質量指標上看,至少自然衰減也都在20年左右才會過半,這種8年就完全不能用的言論著實離譜。

當電車內部的電子娛樂設備、傳感雷達等越來越多,電車的輻射問題也成為了謠言的風暴中心。有謠言稱,電車的電磁輻射會導致致癌、脫發、下身變白、脫毛等輻射現象。
不光是電車,只要是電子設備就存在電磁輻射,以前搭載車機系統的傳統油車、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都存在電磁輻射,雖然電車上的電子設備量確實多了一些,但是輻射量仍然在安全范圍之內。
江蘇疾控在2024年就已經對電車的電磁輻射做過辟謠,新能源車行駛在產生的電磁輻射水平,遠低于國家標準的上限,甚至比電視、電腦、微波爐等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還要低。

如果開電車就能致癌,那天天抱著手機、守著電腦的人早就光頭了。
所以說,新能源車雖然是新產物,但大家也不要因為有些謠言就對新能源車“妖魔化”。新鮮事物總會伴隨著各種誤解,只要保持清醒多了解一些事實和科學,就不會被這種節奏帶跑偏。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