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賽輪輪胎,證券代碼:01058)公布了2025年1-9月業績數據,并舉行了投資者交流活動。
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5.87億元,同比增長16.76%,歸母凈利潤28.72億元,展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

在交流中,賽輪管理層就海運費、產能建設、配套業務、原材料成本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凸顯其持續深化的全球戰略與產業協同能力。
一、業績穩健增長,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根據披露,賽輪輪胎2025年前三季度輪胎產量達6098萬條,同比增長12%;銷量6045萬條,同比增長12.2%。
截至9月末,總資產達458.25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3.75%。
在品牌建設方面,公司連續七年入選“亞洲品牌500強”,在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5年全球輪胎品牌價值榜中位列第十,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輪胎品牌。
二、全球產能布局進一步完善
賽輪輪胎持續加快全球化產能建設步伐。目前,在青島、東營、沈陽、濰坊以及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等地建有生產基地,埃及工廠及沈陽新和平工廠也在有序推進中。
其中,墨西哥與印尼工廠已于2025年5月實現半鋼胎首胎下線,印尼工廠的全鋼胎和非公路輪胎也于8月成功下線,目前兩座工廠正處于產能爬坡階段。
埃及工廠作為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總投資約2.9億美元,規劃年產300萬條半鋼胎和60萬條全鋼胎,目前已進入前期土建階段。
該工廠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能力,強化在歐洲和非洲市場的競爭力。
三、配套業務實現關鍵突破
在配套業務方面,賽輪輪胎持續拓展國內外主流車企與工程機械客戶。
半鋼胎方面,除自主品牌外,還成功進入一汽-大眾供應鏈,成為捷達VS8車型的獨家輪胎配套商,標志著公司在合資品牌配套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非公路輪胎方面,賽輪今年先后與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集團等國際礦業巨頭達成合作,并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拿下多個大型礦山輪胎供應項目,進一步鞏固了在特種輪胎市場的領先地位。
四、原材料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原材料成本問題,賽輪回應稱,第三季度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炭黑、鋼絲簾線四項主要原材料綜合采購價格同比下降8.30%,環比下降7.44%。
若原材料價格繼續保持低位,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生產成本結構,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五、試驗場投入運營,強化研發與測試能力
位于華東的試驗場已于2025年9月完成非公路輪胎測試平臺建設,成為國內首家專注于非公路輪胎及其設備測試的專業平臺。
該試驗場涵蓋智能網聯、性能測試、耐久測試等多個功能區,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公司產品研發與檢測能力,并為行業客戶提供更高效的測試服務。
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
針對歐盟對中國輪胎的反傾銷調查,賽輪表示目前已將出口歐盟的訂單轉移至海外工廠生產及發貨,預計相關政策不會對公司歐洲市場訂單造成不利影響,體現出其全球化布局的戰略韌性。
結語:
隨著全球產能的持續釋放、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以及配套客戶的持續拓展,賽輪輪胎正穩步向著“全球輪胎行業領先品牌”的目標邁進。
在原材料成本趨穩、海運價格可控的背景下,有望在2025年全年交出更為亮眼的成績單。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