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09:19 來源: 環球傳媒網


9月14日-15日,“第二屆先進LCA創新與應用國際研討會”(作為“第二屆國際綠碳科學大會”的核心組成部分)在青島成功召開。“第二屆國際綠碳科學大會”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和青島市科學技術局支持,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山東能源研究院、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主辦。匯聚了來自22個國家綠色低碳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及企業界人士,圍繞綠色生物制造、綠色能源化工、太陽能光電轉化與利用、先進生命周期評價等前沿方向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科學路徑。
“第二屆先進LCA創新與應用國際研討會”由先進LCA創新聯合體承辦,圍繞技術創新、標準構建、產業應用等展開深度研討。


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原副司長安豐全在致辭中強調,LCA不再只是環境評估工具,更是能源低碳轉型和產業綠色決策的“基礎語言”。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柴麒敏研究員進一步指出,在全球碳約束趨緊的背景下,建立本土化、高可信度的碳足跡體系,“已成為國家戰略需求”。他強調,應通過自主創新搶占標準話語權,借助典型場景應用釋放產業綠色競爭力,并依托國際合作搭建規則互認橋梁。我國自主研發的GIS-LCA技術體系,突破了傳統LCA在空間異質性識別方面的局限,為應對全球碳核算“標準壁壘”、增強我國在氣候治理與綠色貿易中的話語權,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ISSB(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主席特別顧問兼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國際會計核算方法對碳足跡核算的啟示。他指出,會計歷經千年演進,逐步解決了權責界定、數據準確和流程追溯三大難題——從單式到復式記賬、從重置成本到歷史成本、從收付實現到權責發生,這些演變體現的是對客觀性、可審計性與可信度的持續追求。并強調,碳足跡核算可借鑒會計的系統性思維和標準化路徑,構建科學、可比、國際互認的碳數據體系,從而增強企業在綠色貿易與氣候治理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為中國自主技術如GIS-LCA融入全球標準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泛能源大數據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亞峻研究員稱,GIS-LCA已應用于生物能源、鋼鐵、化工、電力等多個領域,正在形成一套涵蓋方法、標準、工具、數據庫和認證、應用的完整體系,“這是中國為國際LCA領域提供的公共產品。”

此外,北京工業大學龔先政教授對玻璃纖維碳足跡及減碳路徑的探討、國家鐵路局規劃與標準研究院技術標準所副所長鄭明月研究員對“三級碳計量支撐工業產品碳足跡”的案例分析、SCS全球服務公司Robert Earley總監對ISCC國際標準的解讀等報告,從材料、計量、認證等多個維度,為LCA應用提供了“理論+實踐”的雙重參考。





車系推薦
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熱門文章
-
- 初曉敏:全網詳解 搶先實拍小米YU7
10.81萬
-
- 埃安UT使用指南:空間夠大,出奇好開,有小鋼炮那個味兒了
10.10萬
-
- 還能爆火嗎?小米YU7搶先實拍丨野生11
5.13萬